冯骥才:一半“非遗”项目背后没有专家指导

冯骥才:一半“非遗”项目背后没有专家指导


来源:中国收藏投资网  文章作者:李洋


  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是有名的年画村,村子在2008年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图为年画专家在废墟中寻找年画。现在,这里已经建成新的年画传习所,使得技艺及时传承。

  终极目标是传承文化传统

  问:为什么选择看起来“很土”,算不得上品的民间文化来抢救,而没有从经典文化的保护入手?

  答:如果说一个民族的思想和理性在它的精英文化和经典文化里,那么,一个民族的情感,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就在它的民间文化里。精英文化如同父亲的文化,精华、力量来源于此,它是由个人创造的。民间文化如同母亲文化,它养育我们,我们都是在其中长大的,它是集体创造的,是离人们生活最近的文化。人们把生活理想、愿望、准则、价值观和审美都放进去了。老百姓又创造了无穷缤纷的富于魅力的形式,把它融到生活中,形成了独有的,活生生的文化。民间节日、习俗、文学、美术中无所不在。

  如果民间文化很丰富,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就会大不同。我给杨柳青镇起名字叫“斯文小镇”,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家家户户都会画画,人都很斯文,马路上很少有脏东西,广告也很少。民间文化让人们有这样的情怀。文化毕竟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然而,人有情怀,才会有精神,有理想,在面对市场化的时候才不会物欲横流,唯利是图。

  问:您曾提出要对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民间文化进行抢救,这是您设定的终极目标吗?

  答: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的终极目的不是保护传统文化,而是传承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固定的、已有既定形态的东西。我们所以要保护它,是因为这些文化里的精神在新时代到来的时候还可以传承,让我们的文化身份不会在国际资本背景下慢慢失落。

|<< << < 1 2 3 4 5 6 7 > >> >>|


·上一篇文章:美国博物馆善经营 重规范
·下一篇文章:西方博物馆的开放性 从卢浮宫谈起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artworld/11526163956G9KAIIH177JA8D0C75JJ.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