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闻:王羲之的“之”竟藏大秘密

秘闻:王羲之的“之”竟藏大秘密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倪方六

“五斗米道”传至张陵的孙子张鲁时,出现了一个拐点。张鲁后来归降了曹操,被曹操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邑五万,其五个儿子也都被封侯。为了搞定张鲁,曹操还与张鲁结为亲家。因为这层原因,“五斗米道”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盛行于民间。


再后来,经过南朝宋道士陆修静、北朝魏道士寇谦等人的改造,把有违封建礼制、反映下层民众呼声的内容删改了,增添了儒家伦理纲常的成分,“五斗米教”这一起初为社会低下层信仰的民间宗教团体,变成了符合封建统治者需要的士族宗教,到东晋时已成为第一大教。

 

“五斗米道”的入教门槛还是不低的,仅这五斗米,也非一般百姓能支付得起的,所以入教的都是富人阶层和有文化的人。当时,加入“五斗米道”的士人很多,并以自己是“五斗米道”的信徒为荣,颇有点像现代精英人物都喜欢加入某一种学术社团,并以此抬高身份一样。

 

图:五斗米道发祥地龙虎山道观

 

如何辨别入教者和非入教者,知道对方与自己同道?有识之士便开始在名字中使用“之”字,做为入教人士的一种暗记(这种暗记使用,也为后来许多黑道所喜欢)。父子、祖孙、兄弟同加入“五斗米道”,名字中便会都有一个“之”字。至于是不是入教后,信徒的名字里必须要有“之”,则未必,不少入教信徒的名字中并没有“之”,只是王羲之这样,部分精英人物的选择。


王羲之,字逸少,因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其家族是当时信奉“五斗米道”的著名家族之一。据《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王羲之家世代信奉“五斗米道”,特别是二儿子王凝之,虔诚至极。“孙恩之乱”时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孙恩当时进攻会稽,王凝之时任会稽内史,幕僚请他早作备战。王凝之并未采纳,自己一人进入靖室求神祷告。作完祷告出来后,他显得很高兴,告诉手下将士幕僚:“我已经请示,天师许诺将派“鬼兵”(天兵神将)前来相助,反贼当不攻自破。”

 

图:王羲之墨宝《兰亭序》摹帖(局部)

 

所谓“鬼兵”相助,不过是骗人的鬼话,最后,王凝之为孙恩所害,留下了历史笑柄。需要说明的是,孙恩能作起大乱,与朝廷作对,则因为他是当时“五斗米道”的首领之一。在孙恩之乱平叛后,当时许多名字中含有“之”的人士受到牵连,不少人都被杀了,就是因为“之”是入教暗记的原因。而平掉孙恩的,是刘牢之,据说刘牢之也是“五斗米道”的信徒。


顺便说一下,魏晋时,信奉“五斗米道”的名人很多。东晋著名将领、陈郡谢氏中的谢玄,也是“五斗米道”的信徒,淝水之战前,他曾向当时的“五斗米道”领袖杜明求卜问卦。东晋权臣王敦的幕僚何充及其弟何准,东晋文人殷仲堪等,也都对五斗米道深信不疑。

 

另外,王羲之的亲戚们也都先后成了“五斗米道”的信徒,如王羲之的外孙女婿(谢玄的孙子)谢灵运、小舅子郗愔、郗昙,全都拜倒在天师脚下,当然他们的名字里是没有“之”字的。有学者因此认为,魏晋人名字中喜欢用“之”字,并不一定是“五斗米道”信徒,很可能是当时的一种时尚,与“文革”中“破四旧”树新风一样,不讲究避讳所致。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六十年前的今天 徐悲鸿最早建议新中国国歌
·下一篇文章:苏东坡定州轶事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mingren/091010122118GAA3C83BE3212JBJCI3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