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八国联军掠走 乾隆宠妃像辗转流离百余年

被八国联军掠走 乾隆宠妃像辗转流离百余年


来源:中国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郎世宁画作辨伪不难

    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此前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专访时曾谈到,郎世宁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但西洋画在中国生根很困难,因为中国有自己传统的绘画,山水花鸟人物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

    郎世宁一来就进入到宫廷了,而且被皇帝赏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郎世宁能够画得很像,有色彩,有光影。这种绘画效果缘于西方人画肖像完全是写实的,是靠光,靠色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而且皇帝认为,这样的人给自己作的画像,可以流传下去。”杨新说。

    在宫中,郎世宁主要为雍正和乾隆画画,而且画了不少。乾隆要表现自己的文治武功,要画战图和宫里的活动,还有一些历史题材作品。因此郎世宁在宫中很忙。时间一长,他调整了自己的画法,以适应中国人的欣赏习惯。

    画肖像画,郎世宁画得很漂亮,尽管都无大明大暗,但都能够画出人物面部的凹凸来。相比西洋画画法,他会适度降低这样的反差,以附合中国宫廷皇家的欣赏习惯。由此他的肖像画看起来人物红光满面,很精神。

    郎世宁在宫中的绘画任务很重,所以有些作品他是全部都画完了的,如故宫藏的《白鹰图》。这幅画如果用中国画技法来画,恐怕画面就会呈现出一片白色。但郎世宁的此画有高低起伏,而且画中还参杂了一些暗的颜色。背景的树木,也有立体感,而中国画的树叶是用笔一勾勒就完了,但西洋画中的树叶是有厚度的。

    因为太忙,所以郎世宁有时只画其中的人物,背景和山水就交给中国画家来画。在一些作品中,甚至连人物的衣服都交由中国画家来画,郎世宁只管画人物的面部。因此鉴定郎世宁的画,这些特点都是很明显的。

    当时学郎世宁的中国画家在掌握光线的分寸上普遍不如郎世宁。最难的比如像人物的正面肖像,要把人的鼻子画高,所以凡是鼻子、眼睛,还有嘴唇高低起伏画得很好的,就是郎世宁的作品,反之就不是他的作品。

    “关于这一点,收藏界对此一直以来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杨新称,中国画如果画一棵树,即使是太阳底下的一棵树,也从不画树影,认为那是多余。西洋画则不同,肯定是要画的。中国画有“留三白”之说,分别是额头、鼻子和下巴三处地方,这三处是制高点,是整个面部高出来的地方。或者是用轻微的渲染来表现。比如脸蛋上一点红色。

    杨新说,如果换成西洋画,鼻子下面应该有投影,但在中国画中有投影在脸上,就会被认为不好看。所以郎世宁也把这种投影去掉。再比如眼窝深的,就会暗,他也会把它去掉。总之,郎世宁有很巧妙的方法来让西洋画与中国画结合起来,自成风格。所以他在当时很受欢迎,尤其是在宫廷里。

|<< << < 1 2 3 4 5 > >> >>|


·上一篇文章:一个女模特艰难的“脱光”之路
·下一篇文章:假画真情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quwen/101111215049BJ03GH469AJ394KBG0B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