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月薪5千花3千搞收藏

白领月薪5千花3千搞收藏


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在友泉典藏礼品店里,23岁的藏友李韵(化名)跟老板夏铁平磨蹭了好几个小时,他看中了一张纸币,想花1500元买下来。

  “他是这里唯一只买进不卖出的人,小伙子很厉害,将来到了我这个年纪,他现在收藏东西的价值至少翻100倍。”面对资深藏友周刚的赞扬,李韵笑说,“古玩和纸币都不会贬值,放得越久就越值钱。”

  李韵说自己之所以不透露姓名,是因为不想父母知道自己在玩收藏。他一个月工资5000多元,每个月会3000多元来买自己看好的东西。父母都以为他是月光族。“我要是把抽屉打开给他们看,里面可有10多万的古玩呢,我担心他们不懂这行,认为我乱花钱,所以一直不敢讲。”

  李韵的手机里,记录着一长串数字。“这些都是不能买的纸币。”他的手机并不高档,但若想买台苹果手机,他只需随便拿出一张自己收藏的1980年版50元纸币即可换到。但他是坚决不会这么做,”因为藏品是要留给下一代的,到时候一个小物件买套房子都不成问题。”

  62岁藏友:“以前基本没假,现在基本没真”

  62岁的周刚(化名)每天都会来到大坪路的文化艺术品市场转转,他没有太大野心,能淘件上世纪70年代的宝贝也不错。热爱收藏的他见证了株洲艺术品市场的变迁:从改革开放初期在电信大楼前的地摊市,到钟鼓岭,再到现在的花鸟市场内规模化的专业市场。

  玩了一辈子收藏的周刚,从9岁起就开始集邮。但真正涉及收藏领域,要从参加工作后说起。“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在现在的电信大楼前面,有群众自发形成的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

  “那个时候交易很火爆,即买即卖都有钱赚。走在大街上都能遇到推销纪念币的,因为那个时候纪念币确实很火。”由于生活拮据,周刚有时候看到好的东西,还得从母亲那里借钱买下来。而现在获得经济效益后,他的母亲和两个妹妹也被发展成为了收藏迷。

  “以前是基本没假的,现在是基本没真的。”经验丰富的周刚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几十年下来,家里的收藏品价值早已超过了7位数,但具体多少,不肯透露。他只是得意地介绍了自己一个成功案例:“上世纪90年代时,我花了几千元卖了一套93年版的熊猫金币,发行量很少,现在少说也值几十万了。”


·上一篇文章:艺术品市场中95%是假货 藏家买到只能认栽
·下一篇文章:连环画现状尴尬:拍场上当红书架上遭遇边缘化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touzi/1232721576C8ID05C4E34IG05HH2AJ.htm


相关内容

董其昌遇仙

佚名


董其昌遇仙

佚名


吴孟举遇仙

朱瑞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