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家

明四家


来源:中国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uo;最晚。《山水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与《草堂话旧图》轴(《唐六如画集》)构图相同,画山石方法不同,前者用浓而较湿之墨钩砍,后者则用枯墨皴擦,前者较早,更接近周臣的画风。两图均脱胎于周臣《山斋客至图》轴,惟构图较简略;《李端端落籍图》轴(南京博物院藏)与《仿唐人仕女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亦属一稿两本,但改动很大,相距时间当较久,后图约47岁作,前图较早;《苇渚醉渔图》轴(美国顾洛阜藏)与《芦汀系艇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章法完全相同,然后幅画笔墨滞弱、杂乱,款字出笔不自然,钤印更差,毫无刀法可言,且多出“吴趋”、“南京解元”两印,当属摹本。
  唐寅的伪本辨识(代笔)
  第二,代笔。画史记载唐寅出名后,其师周臣曾为之代笔,故传世作品中也有被定为周臣代笔画者。但也有人认为,作为享有盛名的老画家周臣,不可能为弟子代笔,况且唐寅当时景况也并非应付不暇,需请师代笔。唐寅与周臣,在艺术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在构图上,唐寅开朗,取景扼要,通过多自然留白、烟云分开、墨法调节、拉大浓淡差距等手法,来加大空间感和疏朗感;而周臣图则细碎、繁密、迫促。其次在笔法上,唐寅雅俊,硬而不僵,力而有韵,秀而不枯,纤而不弱;周臣则一味的刚劲。唐寅于同一幅画中笔法变化甚多,皴法最善变化,一种画法近北派,短砍长皴兼施,方笔圆笔互用,并参入“挑笔”;细笔山水画则近南派,中锋与侧笔中交替互施,有方转、圆转、短钩、长笔、逆毫、顺笔种种变化。根据上述两家画风区别,江兆申先生指出,被认为周臣代笔的唐寅《入市归来图》扇、《溪山渔隐图》卷(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都是唐寅真迹。至于认为较典型的代笔画《观瀑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其实原有“周臣”款,挖款后改为“唐寅”款,就成了一幅所谓代笔画。
  唐寅的伪本辨识(伪造)
  第三,伪造。唐寅伪本作品也很多,举例有如《农训图》轴(苏州文物商店藏),此画功力不够,笔法纤弱,墨色平淡,款字亦差;《山水图》轴(北京文物公司藏),仿唐寅的细笔画,功力也差,皴法少变化;《山水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细笔太琐碎,少劲健感;《水亭山居图》轴(台湾私人藏),形象、布局与《草屋蒲团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完全一样,画法也相仿,惟前图用笔板滞,墨色平淡少变,后图用笔细润自然,水墨晕染富变化,故前者为摹本,后者属真迹。

  仇英
  四、仇英
  仇英绘画的艺术风格
  (一)仇英绘画的艺术风格
  仇英约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享年55岁左右。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后居苏州。初为漆工,曾拜周臣名下学画,后在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观摩大量古代名作,技艺大进,自成一家。擅长山水、人物。山水主宗赵伯驹和南宋“院体”,以青绿重彩为主,其特色是:取实景加以理想化,布局宏大繁复中具明快清朗之格;建筑界画工致精确又不刻板;山石用勾勒法,兼施细密的皴擦点染,工整中见放逸;树法勾勒、渲染、夹叶、点缀并用,用笔灵动多变;设色浓艳鲜丽,又注意色调的统一与柔和,显得艳而不媚,这种青绿山水发展了传统画法,有重大变革。另一路粗简山水学李唐、马远和周臣,笔墨劲健。仇英作品多不署年款,故较难掌握早、中、晚期变化。大致上,早期多受文徵明、沈周影响,构图较疏朗,笔法秀丽,色彩鲜艳,多用绢本。代表作如《林亭佳趣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约正德戊寅年作,时21岁;主宗赵孟頫、文徵明,又有钱选笔韵,小青绿山水,为早期作品。中期宗周臣,较多“院体”面貌,代表代品有如《松亭试泉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馆院藏),画法宗李唐

|<< << < 1 2 3 4 5 6 7 8 9 > >> >>|


·上一篇文章:吴门画派
·下一篇文章:北宋三大家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zhishi/1121874846JCH8FBJEJ8C1IEAB860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