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的人口下降之谜 用什么来拯救艺术之岛?

鼓浪屿的人口下降之谜 用什么来拯救艺术之岛?


来源:新周刊  文章作者:陈艳涛

屿居民要乘轮渡去市区,会习惯说:我去厦门。在他们心目中,厦门是指市区中山路、思明西路、轮渡、开元路附近一带最早的厦门城区。但对于鼓浪屿的年轻一代人来说,没有了工厂和就业岗位,学校、医院、娱乐设施都越来越少的鼓浪屿,与他们渐行渐远,而厦门市区,却和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近。2006年,厦门市政府要为市民建廉租房,当地一份报纸提供的一份数据是:鼓浪屿岛上竟然有700户居民提出了申请。

  实际上,厦门政府从来没有放弃过发展鼓浪屿的努力——从2000年至今,政府在鼓浪屿直接投入的资金累计超过了8亿元。如果觉得这个数字空泛,工作人员会详细告诉你这些钱都用在了哪里:比如,7个亿用于搬迁原有的3个工厂,4 000万用于环岛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3000万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1000万用于地下管网的改造和路面翻新,同时每年都需要1000万用于市政、道路、绿化的正常维护和照明、卫生等基础服务工作。

  政府所作的上述努力结果却并不如意:新修的滨海路和公共绿地,并没有吸引来高端的观光客,也没有留住高素质的本地人。与此同时,在政府像补贴贫困山区一般下大力气补贴鼓浪屿的同时,民间盛传的说法却是:政府不愿解决原有居民的生活问题,只想把鼓浪屿作为旅游发展的摇钱树。种种误会和隔阂背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被人注意到的是,厦门市规划局和管委会有关人员描述鼓浪屿的发展时,总是把吸引“高端”游客,留住“高素质” 本地人挂在嘴边。“高端”和“高素质”是他们想打造的鼓浪屿环境与居民面貌的关键词。“鼓浪屿不是只能‘一日游’的观光景点,历史赋予它无数丰富的细节和文化内涵,使它如同一件精致的古董,欣赏它,需要一定的品味、足够的耐心和充裕的时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向厦门市规划局提交过一份关于鼓浪屿的规划研究和策划书,其中明确提出:“尽量弱化鼓浪屿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弱化鼓浪屿与观光游的联系,要重新思考鼓浪屿的定位。”这份规划给出的鼓浪屿的定位是:基于鼓浪屿岛的地理和历史特色,以及岛上福州大学美术学院的作用,将其定位为服务于全国的高档住区和特色度假社区、历史街区与艺术之岛。

  “鼓浪屿是天生的贵族”。这份规划书如是给鼓浪屿定性:“在今后的建设和项目安排中全面瞄准国际上最顶级的别墅区和度假区,使每个中国人都认为在鼓浪屿拥有住宅,能够定期在鼓浪屿度假才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这才是鼓浪屿价值的真正回归。”

  事与愿违。种种迹象表明:鼓浪屿已经从人们记忆里的上流社会(汇聚了全国最多名人、最多有钱人、最具艺术气质的小岛)演变成了社会经济问题复杂、老龄化严重的“贫民区”。10年间,随着鼓浪屿岛上人口的剧减,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原住民中的高素质人才和高收入群体逐渐搬离了鼓浪屿,而将老房子留给了低收入人群和流动人口。“这种变化让人担忧。”厦门市规划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如今的鼓浪屿岛上,低保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17.7%,远远高于厦门市平均水平的3.1%。”

  在一块镌刻着林巧稚语录的石碑前,几个游客大声地把林巧稚的名字念成了“林巧雅”。林巧稚小时候住过的房子里,之前的违章建筑已经拆掉,几户出租户也搬走了,正要装修恢复原貌;林语堂的新娘房还在,只是里面的人,已经是若干个租住户,晾晒的衣服迎风招展,曾经作为花园的院子里污水横流。曾经,迎接游客的,是拥有100多个音乐世家的“音乐之岛上的钢琴声;今天,上岛后的游客要遭遇的,却是拉客的导游和商贩。

  在鼓浪屿岛上的1万多人口中,有4000左右是外地人,其中以安徽和四川人为主。精明的安徽人把持着岛上的商业,从导游、照相,到海鲜、干果、茶叶店,都是他们的天下。四川人则从事着搬运、建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书法的民间生态
·下一篇文章:汤加丽:让美丽更勇敢 秀玉体风情诱惑(图)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art/075197143974512EC1CHE9HD7G0A8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