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梅兰竹菊 品琴棋书画

赏梅兰竹菊 品琴棋书画


来源:青岛日报  文章作者:李升荣

  “我们村的花卉苗木经济特色就是既养饱了胃,又养舒服了肺。”这是胶南市琅琊镇毕家村党支部书记毕维欣对该村苗木经济的一个形象概括,“养胃就是要追求经济效益好,养肺就是要维护自然生态,走绿色环保之路。”

  毕家村地处琅琊镇驻地西南1公里处,共有312户,976口人,全村耕地面积1304亩。近几年来,该村立足村庄优势,结合琅琊镇“七巧板”特色经济规划,走出一条绿色致富道路,先后被评为省文明村庄、青岛市文明村庄标兵等称号,是胶南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样板村之一。

  股份制造林,建 “绿色银行”

  由于毕家村位于平原洼地且地处沿海,河地、滩地等“四荒”地较多,不少耕地也属沙壤地,种植农作物效益较差,但极宜杨树生长。几年前,该村就充分利用闲置河堤,大搞用材林开发,为保证造林效果,调动村民爱林护林的积极性,他们改变由集体管护的传统做法,采取集体统一植树,发包到户管护,收益按比例分成的方式,建造起近百亩以69杨为主打品种的速生用材林。本着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与22个农户签订了股份制育林护林合同。合同明确规定,树木浇水、施肥、喷药等全部费用由集体负担,签约户负责日常管护,收入按个人、集体3:7分红,若发生林木损毁,按照责任承担相应损失。后来集体又出资统一购进三倍体毛白杨,建成高标准成片用材林500多亩,承包给170多户管理维护。

  股份制造林大大提高了林木管护质量,苗木成活率达97%以上,成材率达到91%以上。村民们高兴地说:“村里为咱建起了‘绿色银行’,咱可要好好管理,争取多分‘红利’。”

  村集体还对农户个体造林给予大力支持,购苗、机械开沟、浇水等费用全部由集体承担,大大减轻了一家一户的造林负担。目前全村共发展成片用材林总面积达920亩,有林户210多户,占总户数的65%,为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收奠定了长期稳固的基础。

  预计进入轮伐期后,毕家村每年的树木可采伐100亩,年收入43万元,其中集体收入13万元,承包户收入30万元,户均年分“红利”1500元。

  做足竹文章,收入节节高

  毕家村竹子历史虽悠久,但经济开发效益却不明显。在经过集体研究和讨论后,毕家村采取竞标方式,将竹园承包到户,由农户管理经营,这样一举两得:每年为集体增收承包费3800元;又调动了村民爱竹护竹的积极性,承包户每年的竹子销售收入近万元。

  现在,毕家村正大力发展以金香郁、四季竹、大佛肚竹为主的盆景观赏竹。盆景竹栽植技术含量比较高,什么时候修剪,剪成什么形状,栽植在什么样的花盆里都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盆景竹的经济价值也很高,如一棵大佛肚竹配上一只暗褐色的带图案文字的花盆,最高能卖到300元,比单卖株体多卖近100元。据毕维欣估计,今年仅大佛肚竹就会给毕家村带来8万元的收益。

  借机国庆菊,广栽增收花

  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和外出学习比较,毕家村抓住了市场上节假日装饰用花稀缺的机会,于2006年大胆栽植了27万盆国庆菊花,结果当年就供不应求,国庆菊全部被胶南市园林部门订购,一举为集体和村民带来30多万元的收益。尝到甜头的毕家村人又进行了不同品种花卉的搭配,种起了一串红、鸡冠花、牵牛花、美人蕉等不同颜色的花。

  毕家村按照红黄搭配每年光栽植节庆用花就有40多万盆,既给节假日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又为村庄带来不菲的收入。2007年6月初,毕家村今年国庆菊已经播种下地,目前已经长出小芽,该村今年计划栽植30万盆,预期收益30万元。

  毕家村还专门规划了177亩绿化花的种植基地,引进了日本的红叶石楠、美国的红枫等,进行道路美化、绿化用花的栽植繁育。

  筑起引资巢,招来“名贵鸟”

  毕家村为了弥补村民个体散打和村集体统一经营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中国“女性长城”现状堪忧 政协委员耗资12万求救
·下一篇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庄富泉:千年竹纸守护者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artworld/0781373348EKD041H880CI6G53E2K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