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兄弟:史上最耀眼又最被忽略的华人艺术家

周氏兄弟:史上最耀眼又最被忽略的华人艺术家


来源:新周刊  文章作者:佚名

他的弟弟周氏大荒驾驶着另一辆车,他们带着导演和诗人朋友们去庄园做客。

  不能怪中国当代艺术史忽略了这两位最顶尖的华人艺术家。在美国,也没有人指认他们是“华人艺术家”,肤色和种族的障碍在他们的艺术活动中已经消除,人们只是在“ZHOU.B”和“世界艺术家”之间产生联系,只有少数的华人知道他们的成就,在ZHOU.B出现在纽约的时候,一个来自台湾的艺术家庭等候在酒店大堂里,希望能与ZHOU.B共进晚餐,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的这个愿望得以实现。

  周氏兄弟在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兴起的时候,已经从事了10年的艺术活动,并且达到了他们艺术事业在国内的顶峰:1985年,《周氏兄弟个人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次年,他们去了美国——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发力的时候,周氏兄弟已经活跃于另外一个国际舞台上。

  周氏兄弟曾得到老一辈艺术家的指点,刘海栗、吴作人、李苦禅、李可染、张汀是他们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领路人,他们的创作受益于这些前辈艺术大师。刘海栗为周氏兄弟的画展题词说:“环伟博达,开创一代新风”。时任中央工艺美院院长的张汀则是周氏兄弟画展的直接促成者,为了能让他们的个展顺利展出,另给画展起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字:《花山壁画艺术展览》。一位朦胧派著名诗人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那几天我每天骑车经过美术馆去协和医院,都会看到花山壁画展览的广告牌。”

  花山壁画,是周氏兄弟画作的源泉之一。正是这一特征,使得曾因《安阳孤儿》一举夺得戛纳电影节一种竞赛单元大奖的中国导演王超评价说:“周氏兄弟的画作具有一种人类的史前状态和原始冲动。”王超是看到了两幅政府机构的收藏品作出以上断言的:周氏兄弟1990创作的《芝加哥之梦》和《生命的诱惑》。这两个巨幅作品闪耀在芝加哥大厦的一楼大堂里,17年之后,给了这位中国导演深切的颤栗和震撼。

  世界美术史上的超级兄弟

  周氏山作坐在我的对面,他手中端着一杯中国酒,是地道的五粮液。我们先是在他的周氏兄弟基金会对谈,这里还是周氏兄弟国际艺术学院的所在地,每年都有欧洲及世界各地的青年艺术家来这里交流学习。夜深了,端着酒杯,我们又拐回到他家的客厅,继续深聊,客厅里有他们的照片、绘画、装置、雕塑和奖杯,令人目不暇接。还有一幅巨大的安迪沃霍尔签名的作品,悬挂于客厅酒吧的一侧。在这间客厅里,许多芝加哥名流都受邀参加过他们举行的PARTY。

  这位芝加哥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不像他的外表那么浮华:有一天他穿一件红色茄克出现在我面前,使他54岁的年龄显得惊艳,而他脚下的皮鞋,永远是尖头、鳄鱼皮、手工制作,出自美国一个顶级的牌子,他收藏了不下500双。他手上永远拿着古巴出产的上好雪茄Cohiba,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抽一口,他的弟弟周氏大荒接着抽一口,令对面的客人目瞪口呆。

  这远不是一个艺术家的全部秘密,甚至于只是表面的现象,就像弟弟周氏大荒所一语道破地那样:“艺术家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上流社会品位的另一面,周氏山作具有长者的宽厚和智者的随性,他乐于回答提问者的每个问题,不管那问题显得多么无知。

  与山作相比,弟弟大荒身上多了一些傲气。但在任何时候,他们身上盈满的那种自信,是令旁人绝望和自卑的,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无论是东方评论家,还是西方评论家,都很难把周氏兄弟的创作进行归类,他们惊呼,周氏兄弟是一种现象、一个谜。

  也许正是如此,他们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才出现的特殊产物,是唯一的,不能重复的。

  “艺术的东西是不知不觉的,要创造新的高峰,就不应该顾忌别人怎么评论你。”30多年来,周氏兄弟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品质,不管外界对他们作何评价与感想,他们一概不回应、不发动、不出声。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骨灰级书法爱好者钟繇
·下一篇文章:内侄忆真实启功:纪念启功先生逝世两周年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mingren/0776186466C2856F29D46071038E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