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遇“腰斩” 艺术拍卖真正谷底尚未到来

秋拍遇“腰斩” 艺术拍卖真正谷底尚未到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文章作者:吕宁  录入时间:08-12-19 19:04:17

    当代艺术最早是海外资金炒起来的,“出货也是先在海外,它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最大。不像中国书画,根基在国内。所以在国际资金开始离场后,当代艺术行情就可能一落千丈,它与海外的联动性过强,涨时是利,跌时是害。”

    而这波跌幅何时是底,牟建平也没有把握:“张晓刚的画秋拍在2000万港元附近徘徊,能不能稳得住我感觉很怀疑。这两年的千万元高价,当代艺术拍品会套上一拨人,何时见底需要时日。”

    对此,华雨舟指出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当今年这么多作品,在一个比较低的价位还没有成交的情况下,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明年春季的时候,会迎来再下一轮的进攻。这两年兴起的一些画廊,规模做得很大,年轻的艺术家在很短的时间内拔得非常高,今年也受到了一定的惩罚。那么在这种市场冷漠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是会有这个耐心,或者说拥有足够的能力和资金?只要出现一个小问题,就会导致他们全线离场,这样的话,这些年轻艺术家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艺术市场短期内难以恢复

    当然,当代艺术会在今秋出现大幅回调早已在许多人的预料之内。然而真正让人心寒的,是此次秋拍中传统板块的低迷。

    甘学军坦言:“我们事先已经预料到市场会受影响,但实际感受,要比预测的严重得多。”他指出,此次传统板块艺术品的成交价位,普遍比往年降低了20%~30%。而天价拍品的数量更是急剧下降。内地的秋拍当中,千万元级拍品目前仅有匡时成交的八大山人《柏鹿图》(1881.6万元人民币)一件,无论是与春拍还是与去年相比都逊色不少。

    甘学军认为,这不仅仅显示出投机性资金正在退场,更重要的原因是,买家的购买力已经大幅下降。

    比如,华辰此次重点推出的“积翠园藏画”专场,网罗了自宋元以降,历代名家的精品之作,文徵明的《竞秀争流》、仇英的《山水》、王翚的《仿王晋卿采菱图》都在其中,而且拍品大多流传有序,更有前辈高人巨眼鉴定题跋,为原作增色不少。

    然而拍卖现场,仍然是观者众多、应者寥寥。最后,几件高价拍品纷纷流拍,成交率仅达61.98%。“如果在市场好的时候,这个专场应该不成问题。但这一次,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老客户,因为资金上或者企业经营上的原因,没有到场。而新的买家,在这种市场氛围中,也不像过去那么热情高涨,而以观望居多,有些很好的东西,就是不伸手,我们也没办法。”甘学军说。

    然而此次金融危机所打击的,还不仅仅是部分买家的购买力,更是整个市场的信心。

    牟建平指出:“无论是藏家还是买家,购买欲望减退,观望心理更重些,对市场未来走势看不准,特别是对当前介入时机是否合适也没底,导致投入的资金减少,出手谨慎了许多,以往的千金一掷很难再目睹。另一方面,由于卖家预感到市场不好,好的东西卖不出好价钱,产生惜售心理,很精的拍品在今年秋拍中也难得一见。”

    市场越是疲软,藏家越是不愿抛出精品。甘学军将这种现象称为“交易真空”。如果说买家谨慎是当前市场骤降的元凶,那么卖家惜售则很可能成为未来艺术市场持续低迷的主因。也正是基于这点,他才认为,艺术市场的“谷底”会在明年春天。

    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字画鉴定委员宣家鑫也认为:“明年艺术市场的拍品数量将会陆陆续续减少20%~30%,而成交金额,也将在今年秋拍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10%~15%。”

    “中国的当代艺术、瓷器、书画,整体已经走入拐点。这个拐点的周期估计在1到2年。而且这次的金融风暴,它可能不像过去的游资型,而是呈‘L’形发展,也就是说,低迷期可能会持续几年、十几年。而艺术市场的发展曲线也可能如此。”宣家鑫说。

 

  明年是藏家的大好时机

    然而,在如此悲观的前景下,宣家鑫仍然在积极买入近现代及古代书画精品。他认为,在买家普遍产生恐慌心理的情况下,对于真正有眼力和财力的收藏家来说,恰好是一个机遇。

    在最近的秋拍当中,他先后买进了多件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的作品,共斥资400多万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已经比过去低了大约20%。

    华雨舟的想法也与宣家鑫不谋而合。他的华氏画廊每年都会购入一些20世纪中国油画精品。但在过去几年的拍卖会上,常常因为竞争激烈,无法购入心仪的拍品。而今年秋拍当中,他明显感觉拍卖会上的竞争减弱了许多,他也得以用非常合理的价格,买到了几件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油画精品。

    “其实明年的时机还要好。”宣家鑫说,“在艺术品市场中,买家往往有一种从众心理。这次佳士得古书画专场上,最高价的一件作品是国外藏家买去的,而且价格还不低,说明他们比国内买家有前瞻性。”

    因此宣家鑫建议,现在有实力的买家,可以挑选一些古代和近现代书画中的精品、稀品买入,而且最宜选择名家的代表作,而非应酬之作。这样的作品,将会成为今后几年中,资本最好的避风港。“等到这波金融危机过去以后,它们带来的回报将会达到5倍、10倍。”除此之外,由于相关规定限制拍卖,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炒作的高古瓷器,以及历史、文物价值高且行情较为健康的高古佛像,都是适合收藏和投资的“安全”板块。

    此次北京瀚海推出的“中华宗教雕塑艺术瑰宝”专场,虽然成交率不高,但几件重点拍品大都顺利成交,且成交价格都高出了拍前最高估价。其中一件明代的“西方三圣佛”估价仅600万~80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却高达918万元人民币;而另一件估价68万元人民币的15世纪“自在观音”,也以134万元人民币成交,几乎比估价高出一倍。这也是此次秋拍中,少有的未经“打折”的艺术品,牟建平评论到。

    当然在市场走低的情况下,流入市场的精品数量也会减少许多。这就需要买家具有专业的眼力,来辨别优劣。

    “这次秋拍中,有些很明显不靠谱的近现代书画大师的赝品愣是几百万元成交了,倒让我很纳闷,说明当前国内有些买家还很业余。”牟建平说道,“拍卖是讲究‘艺术’的,现场调度烘托也很重要,这里面暗含‘猫腻’,外人很难看出其中真真假假,既需要多看,也要练就一副‘火眼金睛’。”

    牟建平说得含蓄,宣家鑫却一针见血:“这两年官窑瓷大热,其实真正的官窑数量极少,而且都有编号,现在市场上能够看到的‘官窑’,可以说80%都是假的。当时行情好,鱼目混珠,现在冷静下来了以后,价格就开始下跌了。这次在香港佳士得拍出最高价4690万元人民币的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如果在过去几年,能拍到7000万到8000万元人民币。”

    然而牟建平所指的“真真假假”还远不止拍品本身:“香港苏富比、佳士得推介日韩和东南亚当代艺术,只能看作是一种补涨行为,过度炒作也要小心风险。就像股市一样,补涨的往往力度有限,跟晚了就只能被套。”【作者:吕宁 】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694万元购靳尚谊<女人体> 广州藏家大呼“低”
·下一篇文章:希特勒3幅画作将在德国拍卖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paimainews/081219194170AB4I9CCF848C4IFH03K.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