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画处皆成妙境 论中国画的“空灵妙境”

无画处皆成妙境 论中国画的“空灵妙境”


来源:美术报  文章作者:佚名

    画家往往都有这样的经验:作画必先立意,而后笔墨为之,意为画之灵魂,笔墨为画之体貌,画家历来都是以意使笔墨,笔生气,墨生韵,意至而生气韵,气韵乃画之生命。因此创造画中之“意境”就成为画家为之而奋斗的首要。 

    “意境”是什么呢?它是画中的情调、境界。“意”是画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结合的审美意象,“境”就是有情趣的自然景物。总的说来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有情趣的客观事物精华部分的集中并熔铸入画家的思想感情,经过画家的艺术匠心独运,达到画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境界,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情与景交融是意境的根本特征。清人王夫之说:情景各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生情,情生景。近人王国维说得更直接:情不能离开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山水画家都有这样的创作体验: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得其性情,山便得环抱起伏之势,如眺如坐如俯仰,在画家的心目中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晚月深沉,夕阳凄凉,自然山性即人性,即画家我之性,山情即我情。山水本无性无情,但人之有情性,我观山水生情性,山水不能言,故画家借自然山水之形态,写自己心灵之感受,因此所创作的作品是自然又不是自然了。 

    怎样才能创造出感人的画中意境呢?既然意境是情景交融的产物,画家必得从景和情入手,身临其景,方得其情,只有亲身历景,才能深刻地认识客观景物的精神实质,才能在对象美的感动下产生强烈的、真挚的思想感情。客观景物的美,经过画家主观思想感情的陶铸和艺术加工,这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蕴含着新意境的画。 

    中国画家既然与自然为一,当然是以画中人的身份作画中游,在游赏自然过程中,饱游饫看,搜尽奇峰打草稿,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不受目中所见限制,超越时空在行动中感悟自然,物我相融。应目会心的领悟自然物之内在生命,透过自然景物,悟到人之情性吸,画家着意传达人与景物相默契之某种意趣、意境。在画境中最难创造的是宋人欧阳修所说的:“潇条澹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这是一种得意忘形的意境,知者寡。


·上一篇文章:“沃霍尔对班克希”画展 艺术大师的对话
·下一篇文章:理性看待书法进课堂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idian/0781783242GF7KI109III3G71E46H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