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界:公办画院:能否独领风骚

文化视界:公办画院:能否独领风骚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录入时间:07-09-08 08:41:02

 

  最近,甘肃画院推出了一本《甘肃画院精品力作集》,该画册收入了院内24名老中青书画家的130多幅作品,集中展示了甘肃画院的创作实力和成就。据甘肃画院党委书记安邕江介绍,这是他们构建和谐画院,打造“三名(出名作、出名家、办名院)工程”的举措之一。

  作为全国建院比较早的省级画院,甘肃画院从1990年正式挂牌,已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现有13位专业人员,其中一级美术师8名、二级美术师3名,先后涌现了毛敌非、赵正、李宝峰、王天一、莫建成等一批优秀书画家,较好地履行了繁荣创作、推出艺术人才、理论研究、社会推广的职能。
  据了解,甘肃的书画格局由各类书画团体、艺术院校、画廊、画院4部分组成。公办画院在全省书画艺术的发展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全省除甘肃画院外,还有8家地市级画院,分布在兰州、定西、天水、陇南、张掖、庆阳、武威、临夏。

  但目前从全国来看,公办画院普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表现为学术氛围不浓、责任使命意识淡薄、缺乏大文化思考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和价值观的混乱等。受市场机制的影响,有些画家满足于小圈子的经营,陶醉于已取得的成就,从而忽略了对艺术本体的探索。其次,队伍老化、管理弱化、用人制度上的不完善,以及市场效应使一些画家产生浮躁的心态。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部分公办画院的经费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画院事业的发展。

  至于难以计数的民办画院,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于民间,对繁荣全省书画创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凡是能够牵头组建起一个民间画院者,总是有一定的创作成绩和在某一个方面有特长者,有他自己的一个圈子,有一批围绕在他周围的书画人,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不是主流创作,但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他们中的个别画家,在知名度和市场价位上,超过了公办画院的一些画家。虽然不少的民办画院牌子大、精品少,有一些民办画院其实也就是一个画廊,主要目的在于市场。

  如果把公办画院同社会上的民办画院或者画廊等同起来办,去做同样的事情,把画家变成画匠,把画院变成画店,那就失去了公办画院的意义。一个地区的公办画院所产生的作品、理论上应该是当地美术作品和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对一个地区的书画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公办画院一定要树立起学术带头人的形象,增强凝聚力,推动事业的发展。甘肃的书画界整体看很热闹,但也包含泡沫。一是艺术评价的不规范,非艺术的成分太多。二是书画家之间的交流少、包容不够。三是市场比较混乱,数以千计的画廊牞证照齐全的不多,有诚信的更少。三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来的书画家比较走俏,而本地的书画家却很难打开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省书画市场的不成熟。面对这种局面,公办画院肩负着引导的重要责任。

  但不容回避的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办画院必须自觉推进市场化进程,作为一个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必须以繁荣创作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引进竞争机制牞尽快摆脱财政拨款养出来的娇气和骄气,自觉走出象牙塔牞成为社会生产者的一分子。公办画院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方向多轨并行,即社会效益的最佳化和市场经济的最大化,繁荣艺术创作,加强艺术研究,加快社会联结,转化画院的资源优势。

  甘肃画院常务副院长马国俊说:目前,甘肃画院为了改变人才断代的状况,将公开选调一批高精尖人才进入画院,聘任一批有创作成就的画家作为外聘画师,同时,聘请一批对甘肃美术事业有贡献的老画家一起来支撑甘肃画院。为了繁荣创作、交流成果,他们正在策划组织一些学术展览,也举办一些为大众服务的展览,如行业展览和师生作品展览等。近期,他们还出版了刊物、开办了网站,出版了画册等。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争取多出精品力作,多出人才,把甘肃画院办成全国的名院。


·上一篇文章:"七宗罪":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梳理
·下一篇文章:理性看待书法进课堂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idian/0798841261IK3DJGC903H3H09GE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