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100元和1000万区别有多大

当代艺术:100元和1000万区别有多大


来源:中国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最近,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举办第一届全民艺术节,普及“百余元变身当代艺术收藏家”的消费理念。不管这是否又是一次活动的噱头,也不论策划活动的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足够的深度,我们都可以把这看做一次艺术界的 “价格换位思考”。在当代艺术市场价格的不断“翻新”遮掩不了艺术观念创新的疲软时,“价格换位思考”尤其显得具有讽刺意味:100元所代表的全民消费门槛与1000万元显示出的天价当代艺术品的傲慢,谁更具有价值,谁的含金量更高,突然变成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没有人主动为100元的作品做广告,而1000万元的作品广告做得总是风生水起。近期出版的某著名财经杂志封底做的是Smart的广告,有一行字补充说道:“特别感谢当代艺术大师刘野先生提供作品:《国际蓝》”。而方力钧个展的广告也出现在了京城出租车的车载电视上,然而这些还只是此类千万级作品的一处造势而已。

    虽然当代艺术不可能是一门薄利多销的生意,但“100元起步促销价”的价格定位却指出了艺术市场的有限性,打破了只认价格不认作品的局限,其意义在于推动艺术回到应有的审美维度上,而不是停留在炒作那些天价的大腕作品上。事实也是如此,在这些看似很平民的艺术作品中,如果你能够用心去发现自己喜欢的作品,这将是非常真诚的事情,艺术原本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遗憾的是,目前圈外许多人还处在“看的是热闹,看的是炒作,看的是名气,看的是炫富”这个阶段,而业内则把艺术当做资源整合的一种工具和方式,而不是心平气和地对待一件艺术品本身,个人的审美喜好和自由观念很容易被遮掩掉。

    “能卖出去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这似乎已经成为判断艺术价值的不二法门,建立在这个准则上的艺术品价值判断看似掷地有声,其实是野蛮的。因为我们总是相信艺术作为最后一道心灵和精神的底线,应该是非常抽象的,而不是实际的简单交易,但是有一天,当我们突然发现艺术早已回到了最物质化的轨道上时,自然让人伤感。如果百元和千万元的作品差别仅仅是在市场交际和运作的成功与否上,仅仅是在各路利益的诉求和成交数字上,却没有一套令人信服的价值标准,那么,艺术价值判断的迷失就不仅仅是让人伤感的事情了。

    事实上,从社会整体来看,中国人还没有形成将原创的艺术品当做时尚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习惯,艺术品消费仍然是个小众话题。艺术品的消费文化甚至仍然是一种有闲有钱人的事情,有时候仅仅是一些人体现霸道的时髦和癖好。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消费文化中,常常将1000万的意义拉大到虚无缥缈的地步,而将可能代表着未来价值力量的100元的作品扼杀在简单的判断中。毋庸讳言,中国当代艺术经过近些年的市场助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消费特权,而以100元来消费当代艺术品正是对盲目以市场拍卖价论作品好坏的标准体系的解构。其实,用消费价格来评价艺术,最后只能陷入一种无趣,1000万元作品的未来与价值是可以预想的:追求时尚,追求精英,追求名利,追求曾经怀疑和批判过的东西。越是这样,“100元”就显得越发真实和可爱。

    面对艺术市场化的发展和矛盾,让艺术品回归到100元的真实,还是一味陷入到1000万元的市场炫目和美好感觉中?这是今天艺术界需要面对的选择。


·上一篇文章:现代中国绘画的创作与收藏:彷徨与探索
·下一篇文章:时代性与创造性是艺术发展的硬道理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idian/109123335832869H3CBF0DDHD359B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