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书画当心"双胞胎" 给收藏者敲响警钟

拍卖书画当心"双胞胎" 给收藏者敲响警钟


来源:新民晚报  文章作者:佚名

  最近,一条报道引起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9幅价值数千万元的假画,与长篇吴冠中专访和大量吴冠中私人照片被同时刊登在一本杂志上,很容易让读者误认为这些画作是吴冠中真迹。吴先生看到杂志后,当即表示无法容忍,随即委托有关人员与该杂志交涉。吴冠中说,这本杂志刊登的假画是按照自己出版的画册中的作品仿制的,其中有些画的真迹至今仍被某些单位收藏着,不可能流传到市场中去。
  
  这件事, 也再一次向收藏爱好者敲响了警钟:参与书画拍卖,千万当心“双胞胎”。所谓“双胞胎”,是指某些造假者根据一些著名书画家的原作或印刷品仿作的假画赝品,也有造假者将一幅旧画揭裱成两幅的,在当代画作中不多见。例如,吴冠中指出这批假画中的《日出东方》仿自现藏北京贵宾楼饭店的《雪山》,原作绘于1989年,是一张430×470cm的大画,假画将其改成横图。这本杂志封二刊登的《海棠花》也是一幅假画,真迹《海棠花》(150×70cm,麻布油画)是画于1973年的早期作品,现藏于北京火车站。假画《苏州园林》则是抄袭自现藏首师大美术学院的真迹《苏州网师园》,该画绘于1973年,尺幅不大,是木板油画。伪作《桃花》右下角标明的“荼,七六”,而同名真迹《桃花》是1963年画的,右下角标明的“荼,六三”。两幅画的时间上相隔十几年,但是,画里的树枝的走向却都是一样的。
  
  本市著名老画家韩敏同样也遭遇到“双胞胎”假画的困扰,去年春拍,外地一家著名的拍卖行上拍的六幅署韩敏名款的画,竟有四幅是假的。老先生得知此事十分气恼,立即与这家拍卖行交涉,才让拍卖行将这四幅假画撤拍。翻开这家拍卖行印刷得十分精美的拍卖图录,可以看到这四幅假画造得相当“到位”,不仅每幅都题有板桥体的长跋,有的画上还故意把印章盖倒了,有两幅画还煞有介事地注明曾在正规出版物上刊登。韩先生气愤地说,书上印的当然是真的,而这两幅是照着书上造的假画。他指着一幅《白居易诗意图》说,这幅画上弹琵琶仕女的脸部是整幅画最重要的地方,造假者也花了大力气,因此仕女脸部的“开相”画得还过得去,然而一些次要部位如仕女膝部的衣饰衣纹,就画得十分零乱,交待不清,露出了“马脚”。
  
  至于书法作品,由于比较容易模仿,“双胞胎”就更多,行内将“双胞胎”对联称为“鸳鸯对”,还有一些诗稿手札也经常有“双胞胎”。今年初,本市有一场“小拍”出现了一张沈尹默诗稿,其内容是为著名篆刻家钱君匋的印谱题诗,写在一张九华堂笺纸上,显得十分古旧。但是,如此有着两个“大名头”的拍品为何孤零零地出现在一场“小拍”中?为解心头疑问,笔者将这件拍品的图片传给了钱君匋的学生和家人。不久,他们拿来了一本1998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钱君匋书画篆刻精品集》,翻到第112页,就可以看到沈尹默诗稿的真迹。两者一比较,就可以断定“拍品”是根据印刷品描摹在旧纸上的——真迹的尺寸大,有117×56cm,而“拍品”只有26×17cm,为了能将诗稿在一张九华堂笺纸上写下,作假者被迫将每行诗稿的字数做了调整,因此显得拥挤局促。


·上一篇文章:萧平揭书画造假内幕 “造假和收藏相伴千年”
·下一篇文章:寻觅名家书画中的“金矿”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oucang/07658492039C3E06KH90KC0I5B56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