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选对的 不藏贵的

只选对的 不藏贵的


来源:解放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前不久,国际著名策展人侯瀚如指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大量艺术作品变成了有钱人的玩物。“出得起几百万买画的人,往往只是那些靠着炒房产和炒股票起家的新贵,他们更多只是一种投资行为,公共美术馆完全没法跟他们竞争。 ”于是,对于一般藏家而言,“只选对的,不藏贵的”,该是以不变应万变之策。

    应当承认,高举依袭传统而跳出传统、提升传统的创新大纛,当代艺术自出落得红红火火,既出作品又出人。但也不能不看到,圈内不乏浮躁之气,大师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其实,说穿了,拿大师的衔头包装自己,拿“最具市场潜力”的称号装点自己,其背后都是一个利字。

    毋庸讳言,在一些藏家看来,以为收藏当代艺术作品,关键就是要看名头,只有那些名头大的作品,收藏才有升值潜力,才有利可图。殊不知,当代艺术市场波诡云谲,一些名头大的作品未必就是值得期待和值得收藏的。

    前不久,收藏家郭庆祥对当前艺术绘画界的不正常现象提出了批评,“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荣宝斋介绍了一位如今大名如雷贯耳的画家,当时我们订购了100张他的画,还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提货了,怎么画得这么快呀,到北京一看,不仅画好了,连装裱也好了。荣宝斋跟我说,这位画家现在经济比较困难,能不能再买100张,我说行。又过了一个月,我们到他的画室去,看到的情景让人吃惊:100张宣纸挂在墙上,他先一张张依次画头……仿佛是车间里的流水线,最后由他的学生负责盖印,给我一种‘挺可怕’的感觉。 ”

    曾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大师年轻时在上海穷困潦倒。一日,他画了一只老虎,在街上卖。一个外国人看中了这幅画,大师要价500美元,外国人觉得太贵。于是,大师将它撕了。大师认为,这幅画要价500美元,说明自己觉得它值500美元。外国人跟自己讲价,说明不值这个数。所以,自己要继续努力。尽管其时大师尚是默默无闻的普通青年,他也很需要钱,凭着这样的心态,凭着这样的精神,这个青年日后成为一代雕塑大师,当上了中国美术馆馆长,主持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这人便是一代宗师刘开渠。

    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呢?名头大、价格高的艺术作品,有时未必就是最好的收藏品;名头不大、价格不高的艺术作品,有时也未必不是值得收藏的东西。诚如郭庆祥所言:真正值得收藏的,应该是那些具有独特创意、贯注画家真情实感的艺术品。需要补充一句的是,这些人还同时应该是不漫天要价,一门心思扑在艺术创作上的人。

    建筑大师贝聿铭说过:“没有人能永远风光,但建筑是悠久的,最要紧的是看你的工作如何,工作能否存在,50年以后、100年以后……任何名分都会随时间流逝,真正留下来的只是建筑本身。 ”是啊,时间是最好的评说者,历史是最有力的见证人。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收藏家,以后真正能让人肯定其艺术造诣,认同其收藏眼光的,只是其创作的作品、收藏的藏品。为了拥有将来,为了艺术和收藏事业,我们该作出怎样的反思和努力呢?


·上一篇文章:我国书法收藏市场扫描
·下一篇文章:影响书画的价格因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oucang/1072915522026IFCIH33J5A9A958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