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植入现代性 “重启”国际市场(图)

国画植入现代性 “重启”国际市场(图)


来源:东方早报  文章作者:佚名

    中华书画网9月20日电:近600幅来自海内外的艺术作品、长达2000米的展线,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两岸三地61位艺术家参加的主题展、2位艺术家参加的特展、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院等高校新人特展,以及“水墨新动向——台湾现代水墨画展”,填满了第三届成都双年展巨大的展厅。作品对传统中国水墨语言的运用,不仅仅拘泥于平面上的泼墨作画。

    全方位介入国画问题讨论

    本届成都双年展的主题是“重新启动”,主办方希望以一届双年展这样宏大的体量,重新“启动”对中国画的探索。国际上流行的双年展策展方式,往往由策展团队先确立一个玄妙抽象的概念性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取各类作品。但本届成都双年展直接将问题瞄准了具体问题——探索国画的各种可能。策展人之一沈揆一表示,本届双年展主题展参展作品突破了以媒材和表现形式分类的传统展览模式,更关注作品对传统中国水墨语言的运用,不仅仅拘泥于在平面上泼墨。

    这展现了一种务实的策展方式。国画、中国画、水墨画……就在当下,人们已经不知道用哪个词语才能准确描述这个领域的时候,就在国画这个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外部世界的循环已经严重不同步的时候,“重新启动”的需求十分迫切。

    国画的困境谁都明白,在小范围内也从未停止过争论。今年在上海多伦、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几个重要的实验水墨展览,都曾试图接近并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成都双年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希望全面引发和介入对于国画问题的讨论。

    主题解读:创作的两条路径

    对于“重新启动”的解读,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方面,希望在学术上启动对国画的探索,因此现场的作品看起来千姿百态。艺术家李华弋的作品,乍看极像风格高古的宋代山水;卢辅圣的作品也是他一贯风格的文人画;周铁海的喷墨荷花看起来有动人的墨晕。而徐冰继续表现出对文字的迷恋,他的“万树图”签名落款还是天书,画面却是由汉字构成。该画门窗的地方,他就用汉字替代,强调了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功能和魅力。而几米之外,就是艺术家李华生用一条条细线组成的抽象画。水墨波普、宣纸拼贴、火柴和大头针的装置比比皆是,它们的确出现在一个以国画为主体的展厅。目前的国画创作就此展现了两条路径,一条是以古代技法和风格为追求目标的复古画风,实践另一条路径的艺术家则将笔墨、宣纸等国画元素、材质提炼出来作为当代艺术的创作元素。

    干涉并改变国画市场

    双年展艺术总监冯斌是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画系主任,他是一个坚定的国画改革派。他对早报记者说,我们生活在当下,受到全球化、城市化等现实问题的冲击,不可能躲进古代绘画中寻求一个和现代已经丧失关联的精神世界。因此,必须要将现代性植入国画。

    他颇为感慨地说起,山东每年的国画市场成交量达到了20多亿元。而此间流通的作品在学术上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鱼龙混杂。从冯斌的话中不难推断,“重新启动”这个主题的另一层含义,其实就是干涉并改变目前国画艺术市场的状况。

    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当下创作的国画作品则比较少见。这个现象其实说明,国画不仅在创作上和整个时代脱节,其市场和当代艺术也完全是两个陌生的系统。推动国画创作的变革,随即就能整合国画艺术市场,并进一步将中国的现代国画推向国际艺术市场。可以想象,当出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国画不再全然是山水、墨竹、花鸟,而是有相当部分观念作品的时候,对天价油画望而生畏的国际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收藏拍卖背后的炒作 看拍卖场里的“托儿”
·下一篇文章:艺术品收藏投资 离中国中产阶级到底有多远?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sc/0792085057CE40F348201943E0HGC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