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产业:注重市场培育与产业导引

书画产业:注重市场培育与产业导引


来源:河南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录入时间:07-09-30 08:14:59

  书法绘画等八大产业都是省委省政府下一步将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徐光春

  丰富的基础与广泛的铺垫

  无论是专业书画创作队伍,还是民间字画爱好群体;无论是名家大作,还是民间的热情,在我省都有着厚实的基础,这些积淀无疑都是河南发展书法绘画产业的基础和后盾。

  宋华平(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产业主要包括书法教育、书法出版、书法展览、书法拍卖等多个方面。

  河南书法走产业化之路,有着非常明显的资源优势。就河南自身而言,优势有三:其一,河南省书法名家多。有以著名书法家张海为首的一批领军人物,这些人的艺术水平不但在本省而且在全国也属一流,如王澄、李刚田、周俊杰、王宝贵、宋华平、刘顺、谢瑞阶、陈天然、桑凡、李进学等。其二,河南书法成就高。1989年举办的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展出作品597件,其中河南入选51件,占8.5%,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一。从这一届开始,首设国家奖,在评出的51件获奖作品中,有河南9件,占17.6%,又是全国第一。从这一届国展算起到刚刚举办的第八届国展,加上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15年间共举办国家级大型展览活动6次,河南入选作品数量4次获第一名,获奖作品数量5次第一。河南书法大省的地位得到了书法界人士的普遍公认。其三,群众基础好。在全省约200万左右的书法爱好者中,有一定书法基础的约占5%~10%,即20万人左右。其中国家级会员694人,省级会员4600人。

  从全国层面来看,市场需求日益增大。中国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艺术品的收藏与投资正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这无疑给书法绘画产业化运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目前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悄然兴起,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观念逐渐改变,文化与艺术消费渐成时尚。特别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已开始进入中高层收入群体的消费视野。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收藏队伍有7000万人,每年还在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

  另外,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需求,比如吉祥语言的需求,应时应事的需求等使得书法消费市场很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人文化消费心理逐步提升,人们对艺术品的审美情趣日益浓郁,从一个层面拉动市场需求量的增大。

  马岭(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我省书画资源可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方面,还可以有主流学术和民间学术的分野,这些资源亟待开发。就美术而言,古代资源相当丰厚,被称为画圣的唐代画家吴道子就是河南禹州人,还有唐代的郑虔、毕宏,五代的张图、荆浩等,北宋时期更是画家云集开封,大量河南籍画家脱颖而出,在宋元画史上有记载的就有百余人。

  现代美术资源也相当丰富。老一辈已故画家谢瑞阶、马基光、贺志伊、叶桐轩等,均在全国美术界享有盛名。近20年来,我省美术事业迅速发展,由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的下游水平,经过几届全国大展,已跃居中上游水平。画家群体也不断壮大,出现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和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如浩浩国画长卷《走出巴颜喀拉》、《正月》等都成为轰动画坛的杰出之作。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书画作品的社会需求量逐渐增大,美术作品的市场化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刘杰(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我省绘画产业有着丰厚的资源优势,不仅专业画家从人数到档次在全国都是数得着的省份,而且民间艺术力量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影响。目前,全省有美术品经营单位458家,从业人员2646人,年经营额1372万元。郑州古玩城经营面积13000平方米,有固定经营商户816家,从业人员3200余人。此外还涌现了一些美术品生产基地和创作基地等。比如有在全国叫得响的民间绘画之乡、农民绘画之乡、画虎村等。

  如内黄县,就是有名的民间绘画之乡,内黄农民画享誉海内外。陈希庐、刘光鲁、李剑晨等著名画家均出自内黄。民间,几乎家家挂中堂,户户有壁画。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内黄现代民间绘画”展,作为河南省对外交流项目赴新加坡展出;2001年,作为安阳市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赴日本展出;并出版了《内黄现代民间绘画》画册。

  民权画虎村:全村1000多口人,其中400多人从事绘画产业,每年约有2万幅画作远销全国各地乃至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在600万元以上。这个村的绘画产业,还带动了周边绘画产业的萌生。

  再就是朱仙镇木版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是中国民间艺术之瑰宝。它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鼎盛时期,朱仙镇一带有年画作坊300多家,每年销售3000多万张。当地曾有“家家都会沾染,户户皆善丹青”之说。朱仙镇木版年画独特的历史地位在国内外产生过深远影响,日本、法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德国、缅甸、俄罗斯等国博物馆收藏有朱仙镇木版年画,并被国际专家学者誉为中国的国宝。2005年10月在日本日中友好会馆举办的“中国民间年画展”上,朱仙镇民间艺术家近一个月现场表演制作的年画,均被抢购一空。朱仙镇木版年画正在逐步走向国际文化大市场。

  另外,洛宁、濮阳、汝南、孟州、洛阳等地的麦草画都很有名气,成为国际市场上客商追逐的工艺品。

  以上种种,都是绘画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基础和后盾。

  理念与无序的困扰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目前我省的书法绘画行当,应该说还只能算是产业的萌生阶段,尽管街头巷里有不少的画廊,书画展出、各种层次的拍卖等活动也似乎比较热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热闹的背后是很明显的杂乱与无序,如画廊作品的鱼龙混杂,拍卖市场的恶性竞争等诸多不规范运作,都严重地影响着市场的培育与成长,特别是个别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进入有意识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引导层面,而要真正走好,市场化运作的种种理念与规范无疑是着力的重点。

  王明明(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当前美术市场存在几大问题,目前美术作品交易的火热基本上是在二级市场拍卖业,而一级市场画廊业的现状并不是很好,这是一种畸形现象;拍卖行急功近利,出现很多恶性竞争,而且一些消费导向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件作品短短几个月几上拍市,成交价屡屡翻番,导致很多藏家拥入美术市场,包括很多企业家也投入巨资进军书画市场,追捧出很多与实际价值不相符的成交天价,这样的投入和资源的竞争导致了拍卖业出现很多不正当操作,比如利用回扣或其他暗箱方式拉拢客户和买家,这会导致很大的泡沫产生;画廊业生存艰难,假画泛滥,画廊卖真正名家画作的时候利润很少,卖假画的时候利润反而很大,很多画廊不卖假画无法维持,所以很多画廊是倒了开、开了倒,而且拍卖行因为本身运作规程不保真,所以也出现很多假画,导致书画市场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受到利益的驱使,很多艺术家浮躁起来,不认真研究作品的质量和进入市场后如何引导市场,而是去迎合市场,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庸俗或者说很一般的作品,一些画家甚至直接进入一级市场推销自己的作品,这种浮躁状态往往可以毁掉艺术家。

  何白鸥

  (省文联副主席):书法绘画走产业化之路,目前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

  观念滞后。不少艺术家对文化艺术的产业化运作认识不足,还有“文不经商”的观念,羞于谈钱,缺乏经营意识,尤其是与画廊的合作脚步相当迟缓。

  缺乏支持和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文化产业支持和配套政策,与产业政策配套的保障体系也有待建立。同时,在市场运作上,有关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推出的规则尚未规范,使得一些产业主体难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竞争,被挫伤了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当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意见,对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给予平等待遇,在土地、税收、分配和人才等方面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

  书画市场的诚信缺失。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有的艺术家急功近利。面对市场的诱惑,不为艺术而创作变成了纯粹为市场而创作。二是有的艺术品经营者的诚信缺失。由于经营艺术品能带来丰厚的回报,就恶意作假来牟取暴利,大量买卖伪劣作品,从而直接导致艺术品市场的混乱。因此,目前书画市场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话题。要提高书画市场的诚信度,需要艺术家、经营者、收藏者和投资者多方共同努力,社会各有关方面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再是书画市场的真伪鉴定和打假。目前,书画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二级市场假货充斥。一幅张海的字,2000元可以买到,200元也可以买到,这种现状是书画市场规范化的最大障碍。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现在中国专业和业余的书画家良莠不齐,很多学画的学生在某个名家的工作室待上一两年,不学其技法和精神,只会临摹老师的画,就号称某某传人、学生,打着名家招牌把临摹的作品拿到市场上,薄利多销,造成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劣品、赝品,河南书画市场有着同样的困扰。

  走市场化运作之路

  目前,我省书法绘画的产业化运作还只是起步阶段,甚至某些层面仍然停滞在传统化的经营层面,对市场化的状态知之寥寥,怎么做与做什么并没有形成明晰的概念,包括不少业内人士也还一直处在传统的书画经营理念里,书法家、画家与画廊签约、由其代理作品的情况远未形成气候。所以书法绘画的产业化运作似乎还有一段并不轻松的路要走。

  何白鸥:做强做大书画产业要着力抓好三个创新,要在体制上突破,做到体制上创新;要在艺术上突破,做到艺术上创新;要在运行上突破,做到运行上创新。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文化产业单位组织形式,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制度。要培育和发展各种文化服务中介机构,完善文化中介体系,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要按照文化产业的自身规律,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林日葵(浙江工商大学艺术经济学研究所所长):要在规范市场上做努力,我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管理与监督并举。要发展和规范书画市场,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书画市场的管理。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协调处理书画市场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防止和控制书画市场中的各种风险,维护书画作品市场运行与交易秩序,推动书法绘画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书法绘画市场的监督。运用行政、行业、群众和舆论进行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改革与发展并举。要使书画市场得到健康发展,就要不断地推进改革。目前书画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运作不规范、不协调。因此要改革与完善书画市场的体系,才能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要在改革中发展中国的书画艺术品市场。书画市场的发展,首先要转变对书画市场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使书画艺术品市场的交易行为合法与合规、公平与公正,使改革与发展并行。

  立规与立法并举。要保证书法绘画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当务之急要做好书法绘画市场的立规与立法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共同管理。另一方面要抓紧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例如书法绘画的收藏、投资、交易等方面的法规,与拍卖法、文物法形成一个法律体系。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手段来协调书法绘画的经营与管理,保护合法交易行为与经营活动,取缔非法交易行为和经营活动,解决交易中的民事纠纷,惩罚各种犯罪活动。

  郭羿承(Artkey艺术顾问有限公司):要做大做强书画产业,关键的问题是要进行产业化运作。艺术授权是以艺术作品为主体的授权,其基本商业环节是授权商将所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著作权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商使用;被授权商按合同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并向授权商支付相应的版税;授权商收到版税后按一定比例回馈给提供著作权的艺术家。

  艺术授权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各种载体,将艺术作品带入日常消费用品,包括复制的画作、数字真迹、杯盘等衍生品,也包括数字化的手机开机画面、电子贺卡、信纸底图,等等。艺术授权产品出售的不只是一张画作,或者是一个印着画作的杯子,而是一个附加了艺术价值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艺术授权降低了艺术享受的经济门槛,让更多人更容易地接触到“美”的作品,从而满足了普通大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需求,使普通人能够通过艺术分享优美的生活。它通过将艺术家的作品授权至各种领域,把有限的作品进行无限的传递,从而使有限的资源获得无限利用的可能性。

  2005年,在全球艺术授权产业最发达的美国,艺术授权所带来的生产总值为180亿美元,当年美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为57.6亿美元,艺术授权产业的总产值是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的3倍以上。

  艺术授权的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种。1.产品授权。它是指通过授权使用,将名家的艺术作品应用于产品的生产包装环节,从而以名家的艺术作品提升产品的艺术含量和产品的美观度,并提升产品的品牌。如将齐白石的画作印制在茶杯、桌布等日常用品上面,做成艺术授权产品。2.数字授权模式是指首先将艺术作品转化为低分辨率的数字化图片,然后通过艺术授权的方式向厂商或消费者提供这些低分辨率的图片文件。3.画作授权是授权商将代理的书画作品转化成数字化的形式,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书画真迹高仿真复制服务。

  马岭:我认为进行书画的产业化运作,全方位培育市场是关键,至少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以多出名家、大家、多出力作来提升我省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地位。这是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没有地位或地位不高就很难给市场提供支撑。这就需要书画家们扎扎实实进行创作。

  培育收藏队伍。让人们认识艺术品的价值并加入到收藏队伍里来。近几年国内在文物收藏方面做得很成功,收藏队伍已达几十万人,这同样是托起这一产业的重要基础。

  助推画廊的成长和作用。在市场运作中,画廊的作用不可小觑,做得好的画廊可为画家和顾客提供多种服务,用具有十几年经营历史的北京春夏翰墨画廊经理林放的话说:“这种服务包括经常举办艺术欣赏和分析的讲座,由业内人士分析行情;提供大量的艺术信息,使人们有机会参加更多的艺术活动;推荐优秀画家,起到一种好的引导作用等等。人们在这类专业指导下,无形中可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有投资倾向的人亦可减少盲目性,当然也降低了风险。”另一方面,画廊通常采取签约方式“锁定”某些书画家,为他们“包装”,向外界宣传、推介这些书画家及其作品,扩大艺术家的影响,使书画家不必为推销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而把更多的心思用在艺术本体上。同时,画廊也须进行自我“包装”,为自己在市场上作出定位,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理念。好的画廊与艺术家和收藏者这“两头”应都有长期的合作与联系,以促进“共同繁荣”。

  显然,目前我省的画廊大与本省书画家与画廊签约、由其代理作品的情况远未形成气候。

  建立并完善艺术品交易的平台。建设不同层次的画廊和拍卖机构,对其规范管理,使其有序发展。目前国内的大拍卖公司一次拍卖会成交额达若干亿元,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立足本省,放眼全国乃至世界。多开展一些全国性的活动,把全国的名家、收藏家吸引到河南来。例如,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书展、美展,举办艺术品博览会和拍卖会等。

  山鸿跃(河南日报美术编辑):这方面,一些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北京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目前它是中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家集聚地,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原创艺术集聚区,可以与法国巴黎的巴比松、美国的SOHO、德国的达豪、沃尔普斯韦德等知名艺术集聚区并驾齐驱。目前,宋庄被称为“画家村”,成为中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家的聚居群落。原来单纯的艺术家居住性聚集形式,也逐步发展为原创艺术家、画廊、批评家和经纪人等共同形成的艺术集聚区。

  再如深圳的大芬村。该村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整个村子有画家、画师、画工5000多人,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近700家,一年制作的油画上百万幅,销售收入两个多亿。油画绘制还带起了国画、木雕、书法和绘画用品、装裱、培训等相关产业,大芬油画村已逐步成为集生产加工、展示销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文化产业基地。甚至在大芬村附近,还坐落着至少10个制作油画的村庄,雇用的“画工”总数可能超过了3万人。

  该村书画产业的做法对我们应该很有启示作用。如其中一个叫“黄江油画艺术广场”的场所,里面一个一个的门店都是经营油画及其相关生意的,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到凡高的“向日葵”,从花草画、风景画到人物画,各种你能想象到的、想象不到的油画作品应有尽有。价格也不贵,高的要价在几万元,低的如凡高的“向日葵”(当然是临摹品)只有几十元。

  这儿最典型的油画创作模式是引入了工厂的流水装配线:一幅作品被分为若干个部分,一个画工只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譬如画一朵红色的花,然后转到下一个人,来涂抹剩下的绿叶等。一个不大的“油画工厂”,一天能完成几十幅乃至上百幅油画作品。

  拍卖与画廊渲染出书画市场的红火与热闹。(学习领域:大河网-河南日报)


·上一篇文章:市场面临分化 国际艺术网站看好中国市场(图)
·下一篇文章:拍卖市场虚火旺 越级艺术拍卖方式存在隐患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sc/0793081459AJI0FG66GE1FF49JB7HH.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