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市场低迷路在何方?印量少叫价高吓走藏家

“版画”市场低迷路在何方?印量少叫价高吓走藏家


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作者:吴聿立  录入时间:09-08-11 12:12:43

    

《心花》许钦松 1991年

    《到前线去》 胡一川 1932年

    《怒吼吧中国》 李桦 1935年

    《乡间风景》 陈烟桥 1935年

    要让广东版画冲出低迷市场,艺术家首先应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创作出有思想性强、让人记得住的力作。在此基础上,应广泛开展版画宣传活动,让更多人认识、熟知原创版画的艺术价值,消除收藏心理障碍和认识误区。为达到培育版画市场、引导版画市场良性发展的目的,广东美协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解决诚信、规范等问题,推出由版画家倡导、签名的公约;同时举行毁版仪式,让人们见证毁版,给市场以信心。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广东省共有25件版画作品参与了这次全国性的美术展览评选,远远逊色于参展的中国画和油画(各45件),也不敌水彩(40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钦松表示:这个数字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当下广东版画的实力,但也说明,相对广东美术的总体发展而言,广东版画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而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版画市场的低迷阻碍了版画家的创作热情。然而,就全国版画来说,广东版画的创作队伍还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作品的风格样式丰富多彩,材料和语言运用也更趋多元化。

    市场低迷阻碍版画创作

    记者:李桦、陈烟桥、古元、黄新波、胡一川等优秀的版画艺术家为广东版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版画“回娘家”(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引进原创版画,倡导新兴版画)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广东的版画都在全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艺术成就辉煌。为何选送本届全国美展作品的数量这样不尽如人意?

    许钦松:广东的版画是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而渐趋落伍的。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先是国画价格一路飙升,接着油画市场浮起,21世纪初当代艺术市场又火爆起来了,而且屡屡刷新拍卖纪录。在艺术品市场涌动的过程中,版画市场始终没有出色的表现,这大大影响了版画家的自信心,动摇了他们对版画艺术的长远追求。现在,专业美术机构(如画院、美协等)以外的绝大部分版画家从事的则是另外的职业,他们要么转向油画、国画,要么搞广告、装修、设计等,而创作版画是附带品。某些版画家认为既然市场不好,干脆置之不理,自娱自乐起来。从而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不少版画家由于过于追求版画语言、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忽略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涵,这就导致许多作品虽然技术含量很高,靠肌理制作等暂时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像花瓶,蛮好看,但不能发人深思,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句话:现在广东的版画缺少有思想、有生活的力作。

《人桥》 古元 1948年

    《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梁永泰 1954年

    《海港灯光》    赖少其    1974年

    《年轻人》 黄新波 1961年

    《盼过年》 赵红雨

    版画家迷失于多元艺海

    记者:广东版画缺少力作,版画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固然是原因之一,因为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艺术的再生产必须依赖一定的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力作匮乏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许钦松:建国前的广东版画是为民族、国家的存亡而战,是革命的号角,是匕首和投枪,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宣传、教育作用。建国后,按照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版画作为特有的画种踏着时代的脉搏,承担起了歌颂新生活、表现新生活的历史责任,版画家们创作精力旺盛,热情高涨,出现了许多思想内涵深刻的优秀作品。

    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国外艺术思想不断涌进,打开了禁锢的局面,拓宽了艺术家们的思路,他们开始注重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研究,石版、铜版、丝网版、木版及综合版等版种都有自己技术性的东西,各种风格样式随着艺术潮流不断涌现。这种艺术回归是好现象。但是,我们版画的生存和发展一直是和整个社会紧密相连的,一旦置身自由的艺术状态中,版画家就惘然若失了。他们在多元的艺术海洋中挣扎,迷失了方向,远离了生活,漠视社会,没有思想的锋芒,缺少艺术的敏感,丧失了锐气,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关注不够,深层次的思考不够,所以大量作品呈现的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非常苍白。这是版画回归艺术本体后出现的一大症结,很要命,需要作为一个主要的艺术问题提出和解决,否则广东版画的明天就不会美好。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浙江山水画的现状
·下一篇文章:北方强南方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sc/09811121243IGJKAEKI67K0C943K6J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