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杨·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扬·凡·艾克生于马塞克城。1425年任菲力蒲·卢·蓬公爵的宫廷画师,还曾经充任使节到过葡萄牙等地。他擅长肖像画,能摆脱中世纪那种拘谨的传统,真实地描绘对象的个性,赋予形象以典型的市民气息。这里介绍的一幅《阿尔诺芬尼夫妇像》(1434年)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画家在这里描绘了尼德兰典型的富裕市民的新婚家庭,他用极其细腻的笔调,逼真地刻画了年轻夫妇俩的肖像,尤其对室内的陈设,包括墙上、房顶的装饰,描绘得一丝不苟,显示了这位画家所特有的书籍插图画的功力。
  阿尔诺芬尼,这个在1420年被菲力蒲公爵封为骑士真实人物,在画上拘泥而彬彬有礼地正和他新婚妻子在洞房中迎接贵客:他举起了右手,表示一种仪式,象征矢志爱情;新娘则伸出右手,放在新郎的左手上,宣誓要永远做丈夫的忠实伴侣。华贵臃肿的衣饰是尼德兰市民阶层中一种富有者的装束。室内的所有细节,如蜡烛、刷子、扫帚、苹果、念珠以及两人之间的小狗,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它们提示着对婚姻幸福的联想。画面上洋溢着虔诚与和平的气氛,以表达对市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的赞颂。在背景中央的墙壁上,有一面富于装饰性的凸镜,它是全画尤其值得观者注意的细节(见附图局部);从这面小圆镜里,不仅看得见这对新婚者的背影,还能看见站在他们对面的另一个人,即画家本人。这种物理学上的游戏,显示了画家在运用所谓光线反射方面的知识,请注意在凸镜面左侧的那扇窗户的弧形表现。小镜框的四周镶刻着十幅耶稣受难图,图象细小得几乎看不清了,还有两人头顶那只金光闪烁的吊灯(见附图),其刻画之精微,为现代摄影者所叹服,这是尼德兰特有的细密画传统画法,而用镜子来丰富画面空间,正是这幅画的特色。后来荷兰的风俗画,尼德兰的类似绘画,都得益于这种画法的启示。
  另外,凡·艾克在这幅画上采用了一种新的油色画法,使画面能保持经久鲜润和美丽。据说,他是油画的最初发明者。不管是否确切,他在试验用油调色,并取得油画的艺术效果方面,是开拓者。他最先使用了新的涂料——松脂或乳剂。根据古代美术史家瓦萨里的记载,扬·凡·艾克用快干油来作画,能使画面在一昼夜间就可干燥而且不怕潮湿。后来很快传到了意大利,并被那里的画家所采用。
  画家扬·凡·艾克还曾多次试验,采用掺有稀释油的调料液,使颜色易于调和,便于运笔,同时又可层层敷设,使画面透明鲜亮,这种突破性的创造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实上,从他以后,油画就在欧洲各地的画家中逐渐传布开了。
  这是一幅作于板上的油画,有82×60厘米大,用色十分细腻,现藏伦敦国立画廓。
  尼德兰(荷兰文 Nederland的音译,意为低地),在15至16世纪时,约为当今之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法国的东北部地区。那里的经济发展,在规模上仅次于意大利,而城市的经济与文化是相当繁荣的。15世纪尼德兰的艺术运动,从性质上说,属于文艺复兴范畴,它和意大利一样,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为先决条件的。同样鲜明地表现出旧的中世纪世界观和逐渐形成的新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相交替的现象。在绘画上,这种昌盛的特点是以两位画家的跃起为标志的,那就是尼德兰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人——胡伯特·凡·艾克与其弟扬·凡·艾克。他们的艺术成果是为教堂绘制的祭坛画,其中尤以为根特市所作的“根特祭坛画”,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上一篇文章:失而复得的蒙克名画《呐喊》和《圣母》
·下一篇文章:毕加索名画《江湖艺人》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minhua/0722813267FC7137G39KAE34EA03DD.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