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蒙克名画《呐喊》和《圣母》

失而复得的蒙克名画《呐喊》和《圣母》


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失而复得的蒙克名画《呐喊》和《圣母》


蒙克《呐喊》


蒙克《圣母》
 
 
  这是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名画《圣母》的资料照片。挪威警方8月31日说,2004年8月22日在挪威奥斯陆蒙克美术馆遭抢的名画《呐喊》和《圣母》已失而复得,且“保存得相当好”。
  相关资料:
  爱德华·蒙克(Edvard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呐喊》(挪威语Skr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是蒙克最着名的代表作,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中表现人类苦闷的偶像作品。像蒙克的许多其它作品一样,他一共画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呐喊》。蒙克在世纪之交时期创作了交响乐式的“生命的饰带”(TheFriezeofLife)系列,《呐喊》属于这个系列。这个系列涉及了生命、爱情、恐惧、死亡和忧郁等主题。
  蒙克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他切身经历的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比如《病中的孩子》(1886年,蒙克去世的姐姐苏菲的肖像画)、《病室里的死亡》(1893年)、《绝望》(1893-94年)、《吸血鬼》(1893-94年)、《焦躁》(1894年)、《灰烬》(1894年)、《生命之舞》(1900年),每一幅画都无与伦比地强烈地传达着画家的感觉和情绪,被描绘的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所要表现的情绪的载体,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这些画具有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在这一切的背後,我们还可以看见那个“世纪末”的景象,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量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蒙克的画是用整个心灵来创作的。
  早在1889年,26岁的蒙克写道:“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
 
  画家蒙克失窃作品24小时内失而复得,消息象风,吹动一页往事,这往事深宫一样的空间里,是一声声呐喊,有血有肉的声音俯冲下来,溅起往事的尘灰。我拍拍蒙尘的美术史,一听,还都是蒙克清晰的呐喊。
 
  丢失的蒙克作品为两幅平板画和一幅名为《蓝裙子》的著名水彩画,3幅画的总价值达到数十万美元。这3幅作品在距奥斯陆30英里(48公里)处的莫斯城中一家名为雷夫尼斯的豪华酒店里被盗。当时,酒店的警报系统处于关闭状态。警方透露说,当窃贼正用铁撬在从墙上撬画时,酒店工作人员的突然闯进使他们乱了阵脚。他们中的一个人由于拽镜框力气过大,而将镜框摔在了地上,并打碎了镜框玻璃。接着,窃贼取出其中的画,并捎带了另两幅画,仓皇而逃。紧接着新闻链接里透露,研究“艺术盗窃犯罪”的专家亚历山得拉-史密斯指出,发生在6日的蒙克作品失窃案可能是一伙带有侥幸心理的蒙克作品业余爱好者所为。
其实,就在去年8月,在奥斯陆博物馆失窃的蒙克名作《呐喊》至今尚未找到,警察仍在全力搜捕犯罪嫌疑人。“《呐喊》通常都被人们认为是第一幅表现主义画作。画中强烈的色彩,如同火焰一般燃烧着观画者的情绪,形成了蒙克特殊的绘画语言。蒙克后来在谈及此画时说:“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忽然无精打采,极度疲倦地止住脚步,黝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舌。朋友走着,我却一个人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我感到了自然强烈的呐喊。”画中强烈失真变形的人物形象,血红的背景和颤动的、旋转的、盘绕着向上的动荡线条如同一个人最疯狂的念头。这是灵感光临时画家正常意义上的失态,至今让每一位阅读外国美术史的读者准点地感到画家的疯狂。
 
  蒙克1863年生于挪威,是奥斯陆较贫穷地区的一个医生的儿子。当蒙克五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这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创伤,对他的父亲之影响更甚。他的父亲变得性情奇怪,经常在室内往返踱步向神祈祷,其宗教性的焦虑与紧张感已到了疯狂的边缘。蒙克童年生活的经验对他以后的艺术想像有着很大的作用。蒙克的母亲的位置,后来由母亲的妹妹卡伦代替了,尤其是对他的艺术生涯方面,她是一个同情的支持者。蒙克的童年似乎一直与疾病或死亡为伍,他自己就曾得过肺结核而且严重得差不多死去,而在他十四岁时,他一个心爱的姐姐苏菲就是死于肺结核。可以理解的,这些可怕的经验不但在他的心灵烙下深刻的印象,一方面也变成他一些杰作的灵感,如《病中的孩于》及《病房中的死亡》等作品,都是很有力的作品。
 
  蒙克自己的疾病,可以说间接地造就了他成为一个艺术家。因为他时常生病也就经常辍学,不能达到他父亲希望的做工程师之愿望,所以才允许他去学画。他先是在公立的学校,后来到克利斯丁·克罗格的私人画室学画。克罗格教他自然主义的画法,在他早期作品里也有一些影响。例如他《病中的孩子》那张画,就很像克罗格1883年画的《睡觉中的家庭》。克罗格也介绍了奥斯陆的波希米亚人给蒙克,这是一群无政府主义者和激进分子,在19世纪80年代他们的奇异行径与丑闻震惊了当时平静的中产阶级社会。
蒙克长得相当高而英俊,但有点害羞。他的第一次爱情经验似乎给他留下了永久的不愉快印记。引发这次恋爱的是一个海军医官的太太,在蒙克的日记里称为福楼海宝,她比蒙克大三岁,她没有小孩,她可以随心所欲。她维护其自由意志的决心非常坚强,因此使她怀疑而嫉妒,他们的爱情时冷时热地持续了六年,所以受的创伤也没有完全痊愈。蒙克在他巴黎的笔记上写道:“她在我的心上留下多么深的一个印记啊!没有任何图画可以完全替代她,是不是因为她很美丽呢?不,我并不确定她是漂亮的,她的嘴很大,她甚至是冷淡的……,是因为她得到了我的初吻和从我这里取得生命的香水!”
 
  其实,蒙克的一生,总是充满着一种不安,这是天才的艺术家特有的敏感与燥动,让他得以从世俗的人群中逃离,躲到他的画室,把自己的痛苦变成了全人类的精神粮食。


·上一篇文章:蒙克:呐喊
·下一篇文章:毕加索名画《江湖艺人》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minhua/07228132191J9H0D2FKB47D3CIEGC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