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人才革新绘画 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

培育人才革新绘画 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


来源:北京商报  文章作者:杨光  录入时间:08-06-01 02:45:12

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这位中国近代画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师,其父徐达章是当地有名的画家,不仅精于绘画,而且擅长诗文、书法、篆刻。徐悲鸿自幼随父学习,打下了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并在以画谋生的艰难岁月中磨炼出过硬的造型能力。他21岁时到上海,便在应征仓颉画像的竞试中脱颖而出,被请到圣仓明智大学作画、讲学,结识了中国的学者鸿儒,得以视野大开,学艺精进。其写生入神的功力和锐意革新的气魄使康有为发出“艺坛奇才”的赞叹。

    1918年,他经过对日本艺术的考查之后回到北京,虽年方23岁,但已成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置身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行列,他发出了革新中国绘画的振聋发聩之声,提出了以“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人者融之为核心的著名的《中国画改良论》。

    1919年,带着寻找中国艺术发展途径的使命感,他前往巴黎留学,考入法国最高美术学府——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他还在八年之中遍游欧洲各大美术馆,临摹了拉斐尔、伦勃朗、委拉斯盖兹、普吕洞、德拉克罗瓦等各派大师的名作,对西方艺术的精华精通练达。1927年,他送交法国全国美展的9幅油画全部人选,以中国画家的卓越才华和独特的东方韵味令法国画界瞩目和惊讶。

    1927年,徐悲鸿归国后,一面通过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篌我后》的创作,开始中国油画的新时代;一面致力于建立中国科学、现代的美术教学体系。徐悲鸿强调学贯中西、因材施教,要求擅西画者多临摹中国古画,擅中国画者精研素描,以求融会贯通。他独具特色的教学不仅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美术教育的基石,并且培育出大批美术人才,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国际美术评论称他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徐悲鸿的艺术融中西绘画于一炉,精深博大,隐秀雄奇。针对以模仿古人为自足的通病,他取历史和现实题材,创作了《九方桌》、《愚公移山》、《巴人汲水》等人物画巨构,为中国画注入勃勃生气,并且以形神兼备、呼之欲出的《泰戈尔》、《李印泉像》使中国肖像画别开天地。他的大泼墨山水画《漓江春雨》、《古都之回忆》驰名中外,以崭新的手法捕捉大自然的神奇脉搏,巧夺天工,吞吐大荒,令人叹为观止。

    徐悲鸿笔下的动物性格毕现、宛然若生。《风雨鸡鸣》、《群狮》、《逆风》汇聚着中华民族为真、善、美而奋勇抗争的时代感情,《奔马》更是画家与时代的交融,以英俊的形象和勇敢、自由、奔向光明的精神代表着中国绘画新的高峰。

    徐悲鸿的大量素描和油画作品吸收了古典主义的坚卓、浪漫主义的想象、写实主义的朴实、印象主义的瑰丽,但始终蕴以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以中国特有的情趣动人心弦。他的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使这位江南布衣傲世的艺术成就因其崇高的人格力量而愈加璀灿。

    在短暂的58年中,除了艺术创作,培育人才,革新绘画之外,他还为国家收集了数量惊人的艺术品,其中许多属于国宝。它们和他自己的艺术作品一起,继续在向人们展示着至善尽美的含义。而他在使中国艺术步人现代的过程中那无可替代的伟大作用,便是这位艺坛巨匠辉煌而永恒的生命。


·上一篇文章:蒋碧薇为爱与徐悲鸿私奔 世事难料情断天涯
·下一篇文章:独创金碧山水 何海霞:为张大千代笔的大师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mingren/0861245121EF07EK3G1B8B9CGJ2C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