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的光环与尴尬

宋庄的光环与尴尬


来源:《收藏界》  文章作者:戴莹

     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说:"赚钱是艺术,工作是艺术,而成功的商业是最棒的艺术。"艺术和商业,历来都让众多艺术中心无所适从,不论是纽约苏荷、格林威治村、法国巴比松、伦敦东区、柏林米特区,还是十几年前北京的圆明园画家村,现今的上苑艺术村、798艺术区、酒厂、环铁艺术区等,都曾在期间游移不定。作为亚洲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地,宋庄也正经历着在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徘徊,尤其是近年随着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杨少斌等来自宋庄的画家们的作品不断以傲人的价格落锤,宋庄被笼罩上耀眼的光环,这些光环背后是什么?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宋庄。

    光环一: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地

    宋庄网站上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在北京市通州区北部,有一块温榆河与潮白河环绕的秀美土地,这就是宋庄。它西距朝阳区CBD约13公里,北距首都国际机场两公里,交通便利,是文化创意产业和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丰富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造就了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大本营--宋庄艺术家群落。

    据了解,自1994年著名画家方立钧、刘炜、王音、岳敏君和批评家栗宪庭等作为首批拓荒者来到宋庄以后,相继有1500多名艺术家来到宋庄定居。"最初选择宋庄是因为这里老百姓盖的房子比别的地方要大,适合进行艺术创作,"宋庄拓荒者之一、策展人杨卫告诉记者。1999年开始在宋庄买地建房的雕塑家张德峰则认为,宋庄最吸引他的是没有围墙的自由,这里的艺术家因此也更能充分享受阳光、享受自然、享受自己的乐趣,此外多年好友相邀也是他来宋庄的原因之一。

    记者在宋庄看到,马路两旁林立着宽大的工作室,每个路口的指示牌上都明确的标记了不远处画廊、美术馆的方向,其间还有许多正在建设的大房子。据宋庄艺术促进会会长洪峰介绍,由于较好的外部环境,宋庄自2005年始发展很快,艺术家也由原来单纯的架上画家,增加到现在的雕塑家、观念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摄影家、独立制片人、音乐人、自由作家等等。

  光环二:中国当代艺术脉络的延续

    1979年在美术馆东侧街头小公园举办的"星星美展",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开端。虽然经历了"八五"新潮轰轰烈烈、"八九现代艺术大展"枪响后的低潮,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当代艺术得以复苏,时至今日形成热潮,宋庄和这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庄的艺术家大多共同参与了历史,也就是中国整个当代艺术发展史,"杨卫说:"从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兴起到现在,圆明园画家一直是发展进程中的主体,随着圆明园画家村的解体,其核心人物基本都搬迁至宋庄,使这里成为了圆明园的延续。"因此,他认为宋庄与798等其他艺术中心不同之处也在于此,宋庄有很深的人脉关系,有圆明园那段历史共同建立起来的、能共同追忆的友谊,这使得宋庄在"艺术家聚居地"之外多了一层感性。

    正如杨卫所说,90年代以后多数艺术潮流都出在目前定居宋庄的艺术家身上,比如方力均、岳敏君、杨少斌都是当时"玩世现实主义"的核心人物。1990年,美国《时代周刊》也对这一批艺术家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在"中国当代艺术专号"上采访了批评家、也是宋庄拓荒者之一的栗宪庭,杂志封面则选用了方力钧一幅打着哈欠的"光头",作者还颇有意味地写道:"这不是一声哈欠,这是解救中国的一声怒吼!"

 

 

    尴尬一:下一个苏荷?

    在与宋庄相关的言论中,苏荷(SOHO)最经常被拿来与之相提并论。苏荷原本是随着纽约步入工业化时代而兴起的一个工业区,二战后金融业取代制造业而成为纽约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那些满脑子有理想才华但还不名一文的青年艺术家们"发现"了这片位于城市中但已被废弃的厂房,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艺术工作室。这首先吸引文化交流中心、画廊等艺术机构,再聚集商业产业如餐饮、服务业,渐渐兴起娱乐业,并最终带动当地房地产业热。随后,大批商业品牌开始进驻,房租不断上涨,艺术家们不堪重负,纷纷搬离苏荷,以至于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中心,逐渐演变成了昂贵的商业和旅游中心。

    记者在宋庄采访期间,恰逢宋庄镇党委书记胡介报从美国苏荷考察回来。他告诉记者,苏荷不是宋庄的目标,他认为苏荷变质的症结在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服务,宋庄会吸取这个教训。目前宋庄已经搭建了包括创作、服务、展示、交易信息等几个平台,以期能打造一个当代艺术之城。他还特别提到了其中的交易平台,这是宋庄目前所缺乏的,也是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宋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画家告诉记者,近年来宋庄的经济发展确实很快,街上各色店铺林立,嘈杂纷乱,远不如他90年代中期初到宋庄那么适合创作。此外,随着宋庄的名气越来愈大,这里也逐渐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一些和艺术无关的人经常过来参观画室。他认为宋庄应该是一个纯粹创作的地方,现在的情形令他十分苦恼。房租的直线上涨在宋庄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位画廊老板告诉记者,她位于宋庄大街上的画廊现在一年要付约10万元租金,这在90年代宋庄买一座大院子都绰绰有余。

  尴尬二:墙内开花墙外香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虽然目前当代艺术藏家大部分在海外,但国内的市场也渐渐在觉醒。据杨卫多年来的经验估算,国内现在当代艺术的藏家基本占到20%-30%,相对于过去几乎为零的情况来看,短短的几年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这说明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当代艺术的价值。

    宋庄画家村画廊的Sally Liu却并不怎么看好国内的收藏市场。她是地道的中国人,先生是艺术家,早年偶然在宋庄定居,2002年在宋庄办起了第一家画廊,也是目前宋庄最大的一家画廊。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正在"艺术北京2007当代艺术博览会"用纯熟的英语和自己展位旁边的合作者聊天。她告诉记者,她的画廊主要通过参加一些国外展览,与国外一些大画廊合作,来推介宋庄艺术家的作品。"宋庄有今天,我们也出了很大的力气,海外的买家来宋庄就会来找我们,因为我们是宋庄的一个整体形象,我们给世界展现的是很全面的宋庄。"

    记者发现,宋庄画家村画廊制作的《宋庄年册》有中英文双语,用于推介作品的网站是全英文的,Sally Liu甚至于没有中文版的名片。面对记者的疑惑,她一笑置之:"宋庄的画基本是海外藏家在收藏,市场就在海外,所以我们也没有尝试国内市场的打算。"宋庄画家村画廊展位斜对面是尚东画廊,Sally Liu告诉记者那里也做宋庄艺术家作品,尚东在宋庄开画廊虽然只有几个月,但对将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夜幕笼罩的宋庄雾气蒙蒙,返程车里宋庄艺术促进会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说起了艺术家之间的趣事,他们对宋庄的生活感到充实和快乐。宋庄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艺术家到来,"说起来你都不信,"其中一名工作人员指着路旁的一个炊烟袅袅的串摊说:"这里烤羊肉串的就是一个艺术家!"

    (《收藏界》11期"藏界视点" 执笔:戴莹)


·上一篇文章:陕西书画外省贱卖令人忧
·下一篇文章:书画能否成为“人民币资产”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sc/07111974415B0GAI48H93G1EG3A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