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是起始:年轻画家通往“千万元级”的必经之路

30岁是起始:年轻画家通往“千万元级”的必经之路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文章作者:李峰

    2007年夏过去,对于艺术收藏者而言,无论买家还是卖者,终于松了口气,十余家拍场,厚厚的图录,海内外的奔波,使得如今参加拍卖也成为辛苦事。

    屈指算来,中国大陆油画与雕塑拍卖已经悄悄走过14年。在这第14年的春拍里,5位艺术家首次进入千万元身价之列:岳敏君、曾梵志、靳尚谊、石冲、毛焰。人数之众,为历年之冠。而突破千万元的架上作品总数也达到创纪录的22件(如加上吴冠中的《交河故城》则是23件),仅此22件作品,价格总额便逾4亿人民币,超过1994~2004年11年间中国大陆油画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约2.77亿元)。于是有人说“疯狂”,有人论“泡沫”。数据却告诉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曾经惨淡经营的中国油画雕塑已迎来了它在市场上的最好年代,虽然这未必是一个创造力鼎盛的年代。

    在华人画家中,赵无极在欧洲的地位最高,他的千万元天价作品《14.12.59》《15.10.63》《4.10.83》《4.4.85》分别创作于38岁、42岁、62岁、64岁。吴冠中是赵无极在西湖艺专的校友,油画中西相润,极富抒情性,雅俗同赏,今春的天价画作《北国风光》《桂林景色》均完成于1973年,当时画家54岁。还有常玉的《白瓷瓶中的粉红玫瑰》,20世纪上半叶的“巴黎画派”中,常玉是被称为“巴黎双玉”之一的风流人物,而在创作这幅画时,画家年方30,岁月荏苒,转眼76年已过。而于今年创下7200万元天价的《放下你的鞭子》,则是画家徐悲鸿于44岁时创作的作品。

    在红色经典题材中,陈逸飞的《黄河颂》是今年惟一一幅千万元主题性作品,也是他自己最为满意的一幅,曾自诩“既英雄,又浪漫”,创作时年仅26岁。

    而在当代艺术家中,今年进入“千万元级”的艺术家年龄则更为相仿。石冲创作《今日景观》时是33岁,作品综合了行为、装置与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No.8》是11年前的作品,当时年仅32岁;张晓刚创作《天安门一号》《血缘系列:三位同志》《红色肖像》时,年纪在35岁左右,而创作《生生息息之爱》时则只有30岁;此外,岳敏君创作《金鱼》时31岁,毛焰在画完《记忆或者舞蹈的黑玫瑰》时年仅28岁。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小小结论:前辈艺术家姑且不论,在当代艺术家中,30岁左右是他们创作盛年的起始。

    我们目前所见之千万元画作,业已经过多轮展览、学术评析,进入了海内外收藏系统,其学术及市场价格保障毫无疑问是相对可靠的。但如若把收藏视野专注于此,乐趣则会少很多,对于收藏者而言,考验的不是金钱财富的多寡,而是艺术眼光与品位。真正有意思、有乐趣的收藏,往往不在于千万元天价作品,一来,价格高,不仅普通人买不起,即便拥有一定实力的收藏家、画廊、美术馆也往往力有未逮;二来,很多千万元作品太重复,缺乏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买一件千万元作品的资金可以买到多少件现在30岁艺术家的作品!这些年轻艺术家目前是最富活力与创造力的阶段,其作品表现内容亦与我们息息相关,而未来的千万元艺术家也必出于他们之中,出手在前,日后便是让别人买自己的眼光。

    当然,30岁不等于多年以后的“千万元级”,这中间有许多的路要走。首先,作品要好,要有当代性,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已不是梵·高的年代,在展览、画廊制度日渐发达的时代里,优秀艺术家往往在世时便可受到认可;其次,要参加重要的展览、学术活动,为批评家、艺术史学者所关注,这样才能从学术层面发掘画家的特异之处;第三,一个广受认可的艺术家还需要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像专业的画廊、经纪人,艺术家不可能包打天下,果如此,艺术恐怕也难以纯粹并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打与不打?书画市场之假
·下一篇文章:● 15年回眸众星捧月 艺术品拍卖的南方格局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sc/07918111013IK0C1C17G72DI449C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