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廊经营状况堪忧 成交额下降从业者锐减

中国画廊经营状况堪忧 成交额下降从业者锐减


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画廊是艺术品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化的艺术品市场的一级市场。然而,在处于滥觞期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却出现了一市场——画廊和二级市场——拍卖行倒挂的不正常现状,即画廊的某些重要职能被拍卖行取代。众所周知,2009年是书画艺术品在中国拍卖市场上创造天价的一年:单件过亿元的拍品达到了4件,而且不少拍品都频频拍出高价,这使拍场上几乎看不到金融危机寒流的影子。

    几家欢乐几家愁。相比拍卖行的火热景象,同样是从事艺术品交易的画廊(本系列专题仅探讨内地画廊),其经营状况却是举步维艰,难以差强人意:营销额急剧下降,关门歇业者不在少数,于是有人将2009年称为画廊业界最为艰辛的一年。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最新出台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指出:不少画廊在沉重的成本压力下被迫关闭或转行;中国画廊业可以说在生死线上痛苦地挣扎着。 

    老外开现代画廊先河 内地画廊沉浮二十年

    探讨新中国画廊业前,我们先捋顺其历史。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的公私合营及“文革”后,进入了极度萎缩的冷寂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存有与文房用品一起混营的荣宝斋、朵云轩等数量稀少的国营画店铺,以及负责征集文物和文物外销的国营文物商店。文物和艺术品定点买卖,自古沿袭的收藏习尚以微弱气息延存。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全国大中型城市,尤其是沿海开放和旅游城市中,出现了经营商品画和装饰画的中小型画廊。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全面复苏期。1991年,来自澳大利亚的布朗·华莱士开设了北京第一家现代意义的画廊——红门画廊。目前,画廊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艺术品市场中名实不符的一级市场,并且通过公共收藏体系、私人收藏体系的有效互动,建构起了共享机制,促进了社会各利益群体的互动均衡。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廊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传统“画店”式的艺术品销售形式的恢复,在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二是20世纪80年代,针对民众艺术品消费者的画廊、画店数量明显增加,而针对国外艺术品消费者的画廊、画店因附着于强劲发展的中国旅游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专业画廊的草创时期,一些画廊逐渐摆脱传统的“画店”或旅游性“美术品商店”模式,而转入当代性经营模型;四是2000年后,画廊经历整合,很多早期创业者被淘汰出局,同时更多、更专业的画廊增加,且部分进入“盈利时代”,再加上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欧美画廊也逐渐涌入,画廊经营艺术品的风格、定位及经营者的背景、操作手段、公关策略等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五是200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后,画廊进入规模化增长期。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后,在北京成立的画廊数量就占北京现有画廊总数的50%以上,而2007年就有数十家外国画廊(或有外国背景)落户北京。2007年上半年,中国画廊的数量达到一个新的峰值,为一万三千八百余家。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视觉美感占主流市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趋势
·下一篇文章:书画交易乱:画家变身画商 中国画廊业硬伤多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sc/10528235917HFH2GHD9IJGBCJ8E2CI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