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艺术莫非只是垃圾?

天价艺术莫非只是垃圾?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人民网·天津视窗7月20日电:一幅作品价值千万已不稀奇,这是一个当代艺术天价频出的时代。但需要反思的是,这些作品真的物有所值吗? 

    最近一段时间,题为《当代艺术,垃圾堆里的商机?》的文章在收藏界引起了一阵波澜。收藏家郭庆祥在文章中提到,如今艺术市场上这些天价的当代艺术充斥着空洞、呆傻的艺术符号,甚至是暴戾、情色,这种思想不健康的文艺“垃圾”,根本体现不了我们时代的精神和思想的进步。这催使人们反思,这些动辄上千万的当代艺术作品到底蕴含了多少艺术价值?对于收藏家来说,他们又是不是值得收藏呢? 

    关注焦点之一:天价 

    郭庆祥:有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屡创新高,它们已变成了一种商业工具,一种为资本服务的机器,这是艺术的悲哀! 

    时下,有的“当代艺术家”作品价格在国际拍卖市场屡创新高。他们的作品以画大头“报名照”为特色,人物目光呆滞、表情服饰单一,充满着对社会的嘲讽。他们所谓的创作,即制造一个概念,然后无限地复制。作品如放大了的照片画,并无艺术创造价值可言。另有些艺术家,经常绘制的动物系列,充满着恶浊暴戾之气,图像缺乏人类对动物最起码的人性怜悯;又在所谓的“桃花”系列中,丑态恶心地、赤裸裸地表现男女苟合的淫荡场面,这难道不是一个身心极不健康或变态的人所为吗?更有一批画家,以制作丑化中国已故领袖的图像为乐,抛开思想观念,这些作品已完全失去了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领袖问题不是这个群体能够研究的问题!等等等等。不知这些“艺术家”们到底要干什么?他们一味讨好和迎合部分外国人的低级、猎奇趣味,而“中国人拿中国人寻开心”!它们已变成了一种商业工具,一种为资本服务的机器,这是艺术的悲哀! 

    当某些外国人在十多年前开始,用今天不能想像的低价购买这些遭中国人唾弃的“丑态”作品,并且数量聚敛到大规模时,他们开始商业化市场动作了,开始有策略地抛售这些文艺“垃圾”,然后叫中国人“买单”。国内某些“聪明人”似乎嗅到了“垃圾堆”里充满着无限商机,也配合着老外的脚步,亦步亦趋,在买卖之间,癫狂地炒作。某些当代油画已彻底媚俗,附庸商业利益,并直接危害着来之不易的中国艺术创作的民主和自由。这个市场,只有炒作家,没有收藏家! 

   
刘礼宾:现在的市场促进了特定艺术风格的流行。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这些天价当代艺术作品,多数呈现了画家在20世纪90年代时候的艺术风格。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以前的市场有问题。以前的市场太不火了,相比较而言,现在的市场并不那么可怕。 

    现在市场促进了特定的艺术风格的流行,以前则是行政命令来推动艺术风格的流行,为什么过去人们能够接受行政指令下的艺术,现在就不能接受市场推动的艺术呢?围绕流行的艺术风格有一个群体。现在对于当代艺术的批评太多了,都在批评艺术家,为什么不去批评拍卖行、画廊,甚至是各种媒体,他们也是艺术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有没有做到健康地引导这个市场的发展呢? 

    刘尚勇:存在即合理。 

    任何事情发生了就有它的合理性,当代艺术卖出天价也是一样。我们需要具体地分析这个收藏群体:当代艺术的消费者都是年轻人,30多岁,都是成功人士,也有钱,他们喜欢的就是这些东西。就像现在的小孩子,看的卡通片多了,可能他们以后对中国画并不会太懂,但对于一些卡通题材的油画就会很感兴趣。 

    有的人可能觉得当代油画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可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也不过几百万,大师反而不如现在的这些人了,这不正常。我认为这种比较是有问题的,他们把不同体系的事情放到一起评价了,就像是电视机和手机,你能说谁更好、更有用吗?人的价值取向不一样,买中国画和油画的买家群体也是不一样的,价值观念也是不一样的,不能够单纯地从价格做出比较。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别忘了收藏名家素描
·下一篇文章:文辞精雅书法率意名人信札藏市走红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touzi/077218339DI90HG8AHJ72JFAE359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