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画北调”赚差价 谨防市场潜规则 怪现象

“南画北调”赚差价 谨防市场潜规则 怪现象


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作者:林琳等

    普通收藏者们从广州艺术品冬拍潮中看到新机,纷纷盘算把金融市场中获得的利润投入收藏市场。“估计今年将有更多人从股市中转移到收藏市场中并掀起新的热潮”,广州市集雅斋经理邝根明如此预测。广州市文物总店博古斋经理邓桂娴感慨地表示,大部分甫入行或未入行的都抱着赚一把、暴富的心态,对这个市场中的潜规则、怪现象一无所知,风险很大。

  怪状一:“假名家”也有市场 

   市场上难得见到大名家精品,部分藏家对假的大名家作品也颇为热衷,拍卖会上许多注明为“款”的作品也能卖得几十万元的高价,而小名家精品却常被忽略。

    市场人士认为,对于部分拍卖行来说经营目的只是20%的拍卖佣金,拍卖成交率越高获利越大,无须承担拍品真假责任,因此通常对看不懂的拍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知假贩假。

  怪状二:南画北调

    不同地区的收藏市场存在差距,令许多艺术品的“商贩”在其中赚取差价,书画市场上也因此出现“南画北调”的现象。这本是正常的市场结果,而部分商家利用了南北地区对彼此画家、作品认识的不足,把伪造的岭南名家书画“调”到北京、杭州等地拍卖,把假的北方名家作品“调”到广州拍卖,即使价格偏低,但成交率不低。

    怪状三:压低拍卖估价

    部分拍卖行为了保证拍品的成交率,在拍卖前故意压低估价,如某位名家的作品按市场价格定价约为50万元,估价只为15万元-20万元。这种价格吸引了众多买家追捧,但拍卖结果往往很难达到50万元的真正市场,在古画拍卖上更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怪状四:拍卖行疯狂推货

    目前几乎每个地区都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拍卖行,个别收藏大省有超过100家的艺术品拍卖行,这些拍卖行定期不定期进行大大小小的艺术品拍卖,如大的拍卖行一年除了2场大拍外还有数场小拍。近年来市场中逐渐形成不好的风气,每场拍卖会的拍卖目录少则4、5本,多则10余本,每场拍卖都有数百件到数千件的拍品。许多拍卖行为了求量而忽略“质”,令货源难有保证。

 

  怪状五:“海外回流”成风

    许多拍卖行在拍卖会中重点宣传海外回流拍品,商家们在兜售藏品时也标榜某些古董书画曾“外流镀金”,这样的宣传除了令买家对其为真品深信不疑外,还令这些“回流货”升价百倍。

    邓桂娴提醒新手们,很多当年被海外人士带出去的赝品,目前开价也不低,希望新手们不要被回流的噱头吸引而投入资金。

    怪状六:买假要自负

    与许多商品不同,收藏品的真假存在较大的争议,而且真假基本靠买家自负。因为收藏行业考的就是买家眼光,看重的是“淘宝”的乐趣;众多的利益关系让许多行内人士不轻易挑明他们的藏品是赝品;买家一买假就心虚,为自己的学艺不精而遮遮掩掩,最后甚至在收藏圈中销声匿迹。

  怪状七:拍卖“肥搭瘦”

    艺术品拍卖也开始流行起“捆绑式拍卖”,一个标的包括十数件甚至数十件藏品,而其中可能只有一两件是精品,其他都是搭卖货。一位藏家就曾在拍卖会上看中一件市场价数万元的扇面,代价却是必须得花上20万元买下其他18件扇面。

    怪状八:出版物也造假

    过去的拍卖图录和画册是收藏市场中最有力的佐证,特别是较为知名的拍卖行和出版社的出版物在行内都有较大的权威性。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各种明目张胆或鱼目混珠的手段也出现在权威的出版物上。

    如部分买家把赝品送到知名拍卖行进行拍卖,之后可用拍卖图录证明拍品的真实性。一些出版物也被利用而沦为欺骗工具。目前较可靠的是画家生前出版的画册和上世纪80年代前的画册,但有的造假者甚至在原出版物中撤掉1、2页,换上假画再重新出版。 作者:林琳、骆建基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都市水墨”行情:“小荷才露尖尖角”
·下一篇文章:藏家焦头烂额 收藏书画:买进容易变现难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touzi/0822895252F68GGJ62E00B05J7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