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 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力无限前景广阔

欧阳中石 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力无限前景广阔


来源:国际艺术界  文章作者:佚名

   【本文摘要】 欧阳中石指出,中国书法是闪烁在中华文化之上的绚丽光环,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绚丽光环。中国 书法艺术把蕴藏在个人身心的思想感情化作了一种有形有色、有声有歌、有节奏有韵律、有神采、有极大震撼力和浓重感情的结晶体。

欧阳中石

    “中国书法艺术的光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不想让它光大都不可能。”这是欧阳中石先生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就“中国书法的生命力”所作学术讲座中表达的观点,充分表达了他对中国书法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

    欧阳中石指出,中国书法是闪烁在中华文化之上的绚丽光环,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绚丽光环。中国书法艺术把蕴藏在个人身心的思想感情化作了一种有形有色、有声有歌、有节奏有韵律、有神采、有极大震撼力和浓重感情的结晶体。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把“字”、“文”、“书”三位一体地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上述境界;如果单独地看,就不全面。

    欧阳中石以自己的游历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己通过这种“字”、“文”、“书”三位一体的思考形式得到了很多了不起的感受。神州大地山河壮丽,他从别人写的字上对“壮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他曾经到过泰山,在山上某处,他发现这个地方太美了,但是却没法说清楚,只是觉得太美了、美极了。但究竟怎么个美法,他说不出来。就在这时,他发现对面山上有四个大字:“山河源脉。”他看见溪水从山的夹缝里流出来,顺着山流下去,流向了远方。他顺着泰山往南方远远地望去,才发现远处一条白带,那是一条长河。这时他才深刻地理解到“美”:山河源脉就在这儿啊,大江大河都是从这里流出去的,似乎突然对天地之间有了一番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这四个字把藏在他内心深处想表达出来但是无法表达的话替他说出来了,引起了他很深很深的共鸣。他说,这是诗的“厉害”、语言的“厉害”。他回头再看看这四个字,觉得每一个字都有分量,都写得很好。没有它们,他也理解不到。它们把壮丽的山河展现出来了,把内心里孕育的力量迸发出来了。

    欧阳中石由此感慨,有时他发现自己的词汇很贫乏,表现不出来,实在没有话说,而正是这些中国人创造的文字表现出来了,因为字、文、书是三位一体的。他从“山河源脉”四个字里看到了花草,看到了生活。生活里面的许多感受,很多诗人、文学家写成了诗。再用文字体现出来,用书法表现出来,就会更精彩。比如岳飞把他的心血写成了《满江红》词,而且也写成了书法作品。“字”、“文”、“书”三位一体的思想进入了欧阳中石的内心,给他带来很深的感受。

    这种感受在他游历黄山时也再一次被体验到。他说,黄山字比较少,文化的东西少一些,自然的东西多一些,很美。他想歌颂这种美,但再一次感到自己说不出来,也写不出来。这时他偶然看到对面山上的字句: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他说,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样来认识黄山,顶多是随便看看。但当他看到这几个字,才真正理解了黄山的美,使他对眼前的景象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欧阳中石觉得,这些美好的感受,都是通过字、诗、书一起进入他的思维之中的。

 

 

    沿着这个思路,欧阳中石谈到了当年王羲之写《兰亭》,谈到了颜真卿写《祭侄稿》。他说,那都是字、文、书三位一体的杰作,深入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这些艺术的手法,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正是我们祖先的创造,让我们有了这些新的认识、丰富的感受。书法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力量,是由于文字。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的着眼点放在写字上,而必须把它和文字的内容、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来认识,这样才更加全面。

    欧阳中石说,根据这些体会,他在教学中提出了四句话: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切实如需。他解释说,在今天来说,“作字行文,文以载道”的功能不是只有书法才可以完成的,印刷的书籍和电脑的信息化处理可以更加快捷地完成,那我们的书法还能干什么呢?欧阳中石的回答是,书法可以焕发它的光彩。这样写和那样写,情况就不一样。可以把它写得非常工整,展示它的肃穆、庄严;也可以用草书的办法来写,展示他的灵动、节奏。这个“彩”是用手展示出来、焕发出来的。但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切实如需”,就是要切合时代的要求和需要。现代人写《阿房宫赋》,可以,但如果在某种场合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再写《阿房宫赋》就没有意义了。应当写出更新的内容来。

    现在提出要与时俱进,欧阳中石认为很好。这个“时”字,对于我们认识问题太有意义了。所有的活动,所有的事情,都在一个“时”字里头。一看这个“时”字,就很有意义。所以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写回归的内容。“五一”的时候,就应当尽可能写“五一”的内容,新年的时候就应该尽可能写新年的内容。离开“时”的要求,就没有依据。所以欧阳中石深刻地感觉到,我们的书法艺术,要为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要符合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只有这样,搞书法教学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使他们表达他们的感情,才能符合需要。否则,我们的教师就没有完成时代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

    欧阳中石说,中国书法一直伴随着社会和时代对人才的选择。书法很长时间是衡量人的能力的一个标准。比方他读小学时,老师还十分严格地要求用毛笔字写日记写作文。但是中学时就允许用钢笔了。从历史上说,一个县衙门需要有记录的书记,他还算是一个官员。书记下面还有几个录事,专管写字,但已经不算是政府的官员了,说解聘就解聘。一个县衙门用几个写字的有限,于是在这之外再设立一个半公半私的机关,可以代替人们写字、写信、写诉状。但这还是有限,剩下的就只能摆个摊代写书信,已经很困难了。

    不少人认为,现在写字的实用性已经不多了,印刷、电脑技术可以代替,书法何为?欧阳中石认为,书法自有其作用,这个作用是印刷、电脑技术所无法替代的。我们的书法艺术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实用性。它已经进入了艺术的实用性阶段。他举例说,篆书不早就不实用了吗?隶书不早就不实用了吗?可是我们还是有很多书家写篆书、写隶书,还是有很多人希望看到篆书、隶书。可见,书法是生活的需要,是学问的需要,是艺术的需要。

    欧阳中石说,从他个人的生活实践到他对文化的理解,他都觉得,我们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不是说现在可以不写字了,书法就可以随便终结,它的艺术生命力反而更加强大了。我们中国的文字,往后看,源远;往前看,流长,流长到看不到尽头。有人问什么时候我们都不用中国字了?他说,这个没法回答,只能说无穷无尽,它将随着我们的文化、知识、智慧的发展,向更高处、更好处发展,而不会没落。

    欧阳中石认为,这就需要保持我们的中华文化,从我们的固有学问开始发展,发展到新的学问,还有许多外来的学问,也应该纳入到我们中华的学问当中。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的内容也自然地进入到中华文化之中。他说,我们中国的许多学问,还没有被更多的人理解和认识,一旦认识到了,他们就会非常尊重,据说在有些国家里面,除了本国的语言,第二语言以前是日语,而现在都把第二语言换成了汉语。他说,随着中华文化逐渐地普及到全世界,中国的书法也会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传播。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欧阳中石认为,每一个置身在文化旋涡中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都会有自己的标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个多样化的时代,可以多样化、多元。但他指出,无论怎么样多元,必须有一个公共的“元”。现在书界有许许多多的流派,有的是古代就有的,有的是现代新出的,这是一种好现象,哪一派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要尊重他的创造和追求,尊重别人的创作,这有利于我们的生活,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提高我们的文化。

    在欧阳中石看来,书法艺术自身有着很强大的震撼力,它会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美,它自身也会发展得更美,它伴随着我们人类的生活,伴随着我们文化的发展而向前发展,没有尽头。它始终走在生活的前列,成为生活和艺术享受的记录者和证明者,它在延续着生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需要它。他说,做书法工作的人,应该时时刻刻想到,我们应该把书法的内涵都展现出来,使人们和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一份温馨。我们要创造温馨,向别人奉献温馨,我们也从别人的创作中吸取温馨。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深度调查 中国当代艺术:为何去西藏?
·下一篇文章:20世纪上半叶欧洲前卫艺术来自全球的灵感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hshw.com/news/shidian/08117118249I6JD1CK763CA0GJB2I9.htm